读书 向答案提问做理性的思考者

2024-05-27 01:09: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读书 向答案提问做理性的思考者批判性思维这个名词,确实就如《向答案提问》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听起来并不友善。一方面,批判一词暗含的攻击意思让人们本能地产生抵抗和防御的情绪;另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人对批判一词心存误解,总以为所谓批判就是对言行思想的批评驳斥,从而对批判性思维先入为主地心存芥蒂。其实,批判性思维的字面意思恐怕并没有准确反映实际含义,英文中批判性一词不同于批判或批评,批判性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早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就曾经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过准确且全面的定义:一种对探寻的渴望、对疑问的耐心、对沉思的热爱、对判断的谨慎、对思考的热衷、对部署调整的慎重,以及对任何欺骗行为的厌恶。彼时是1605年,这种致力于分析、创造与建设的思维模式第一次掀开其神秘的面纱,有了清晰的概念,并从此深刻影响世界和人类社会进步数百年,一直至今。

  从培根的定义出发,我们不难认识到批判性思维本身并不是简单的质疑与驳斥,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评估、分析、探索和综合判断。在做出判断和决定之前,首先要对接收到的信息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最终得出理性的认知。如果不能批判性地思考,人们就可能会被不熟悉的事物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或者决定。例如,后疫情时代,有些不良商家已经开始售卖所谓的防毒能量牌,利用人们防范病毒的心理迷惑大众。如果不能仔细甄别接触到的信息,我们很可能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中,因为并不是所有噱头都这样拙劣。信息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果不能建立自己严密的批判性思维体系,难免会被其中错误或者诡异的信息所裹挟。

  培根对逻辑学的研究并未止步于此。15年后,他的《新工具论:或解释自然的一些指导》一书问世,书中矛头直指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哲学,称他的演绎推理逻辑耽溺于争辩不能帮助追求真理,统治西方世界观两千年的古希腊智慧面临近代科学的有力挑战。书中提出的经验认知原则开始将西方逻辑学引入归纳逻辑的时代。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叶,西方进入了300年的逻辑发展近代时期,从培根到康德,从黑格尔到马克思,西方逻辑宇宙迅速膨胀,学界百家争鸣,传统逻辑与归纳逻辑针锋相对,理性逻辑与数理逻辑彼此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学说和批判中,西方逻辑学开始走向成熟。

  与西方逻辑的发展史不同,中国的传统思维逻辑很少有抽象的理论研究。有中国学者曾经指出,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往往与、伦理紧密相连,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未开启抽象化、公理化、形式化和符号化的发展,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原院长钱颖一教授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评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how’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how’的,但很少是关于‘why’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批判性思维实质上是所有人,更是所有试图进行有效思考的人都需要掌握的能力。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曾说过:批判性思维其实就是对思维的再思考。他的观点和本书内容不谋而合。要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我们认识到自己思维本身的弱点,强化思维能力,将传统哲学中逻辑推理的方法与信息技术时代的高新技术相结合,将批判性思维推向学习知识本身之外的领域,形成元认知,保持终身学习。

  批判性思维不仅会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还会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这本书超越了具体学科但又适用于所有学科,旨在帮助读者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成为有思想的批判者。现代人的一切活动,不论是学习工作、创作研究还是娱乐生活,都被纷繁复杂的信息裹挟。工作时要面对电脑上跳动的字符,闲暇时也难免掏出手机浏览社交网络。海量信息带来了甄别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强化逻辑思维,培养辨别是非对错、认清他人谬误的能力。只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精确的分析能力才能帮助我们剖析事物的根本,保持头脑清醒,不被谬误所迷惑。这种培养应当从孩童时期开始,建立筛选信息、做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些基本技能的建立对以后的工作学习研究都大有裨益。

  在本书中,作者阐述了推理方式的类型以及进行推理的方法,从基本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案例强化认知,帮助读者建立对于逻辑推理中理论、方法和形式的认识,帮助读者判断演绎论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了解归纳论证的概率问题、辨别溯因论证中的相关性与因果关系,全面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确保我们能对接收到的信息提出批判性的见解。

  成为有深度的表达者。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名家、科学巨匠都具有完善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权威,拒绝墨守成规。实际上,大量推动社会发展的观点和学说都是从质疑前人的理论开始的。这些时代的推动者通常拥有两种共同的能力,建构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以及成熟的批判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要盲目地挑战别人的观点,而是要建立坚实的思维网络,提升自我逻辑的严密性,成为思路清晰、表达清晰的产出者。表达能力也是现代人必修的课题,清晰地组织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高效地进行表达博业体育官方APP,都是展示自我观点的必要条件。作者同时还展示了错误和低效的形式逻辑,阐释了有效、合理的推理方式,以帮助读者在思考过程中时时注意自己的错漏,形成符合逻辑的思维方法,表达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思想。

  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有限资源,所以在逻辑思考之余,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也是每个人的重点。效率不高的研究者可能会为了一个假说去阅读数不胜数的文献或者处理海量的数据,诚然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少不了日积月累的苦读,但高效阅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阅读的目的是定性而非定量,相比阅读的数量,了解阅读的目的、采取清晰的阅读策略更加重要。本书在阅读策略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建议——如何规划阅读内容、对内容进行评估、寻找信息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形成自己的理解。盲目的阅读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是无效的。跟随本书的指导,成为高效的阅读者,才能提高思维效率。

  成为技术的驾驭者。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在工作中做出决定,在生活中做出选择,这些活动无一不受我们接触的信息技术的影响,因此对其保持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自明。信息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一样有着偏误和盲区,这些偏误和盲区又与人类本身的偏误相互交叠,产生了全新的偏误效应:信息茧房、两极分化、近因偏误、影响力偏误……诸如此类的偏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烙印。个人要建立甄别偏误的能力、避免受其干扰、保持自身思想的中立性,就要积极培养完善的批判性思维。

  对事实真伪、信息来源以及推理链条保持警惕,是贯穿本书的中心思想。在信息席卷而来、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急需强化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每个人生而具备的能力,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技能。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技能,才能权衡在手,明镜当台,辨别是非、去伪存真。

  当然,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也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谁也不能刚接触便掌握这样的能力。本书介绍的批判性思维是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囊括大量的工具和要点,要运用自如首先要经过大量的练习。跟随本书的指示与引导,相信大家都能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万千之道,终究还是要在实践中学习。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结合阅读、写作和新技术的使用来详细阐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书中包括大量的实例便于读者深入理解。愿大家在读完本书后,都能形成严密的思维体系,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理。从此以后,无论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还是分析千变万化的语言,内心自有正确的判断。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