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识 /MANUAL
博业体育梵音瑜伽于运动旺季之中倒台离奇又现实
博业体育梵音瑜伽于运动旺季之中倒台离奇又现实成立近21年,在全国拥有80余家门店,6万名瑜伽教练,超过50万名注册会员的瑜伽领域知名品牌梵音,在2023年春天运动旺季来临之时轰然倒塌。这一切究竟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还是早有预见的失败?
在外界看来,2023年应是国内各行业经济复苏的起点,同样也是万象更新或重打鼓另开张的转折点。然而,就是在这个被无数人普遍看好,认为理应是“好兆头”的2023年,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无声中向人们告别。
2月25日,有着20年历史的知名瑜伽连锁品牌梵音,突然关停了品牌旗下全北京的门店,而老板欠薪跑路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在互联网传开,有多位曾在或消息被曝出时还在梵音一线工作的员工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开始向公司进行讨薪。
梵音的倒台就像一场毫无征兆却威力巨大的强震,辐射众多地区,殃及多类人群。就在他们门店关停前半个月内甚至仍有人在各地门店陆续进行着新会员注册,2月27日至3月5日最新的周排课日程信息还于上周完整地刊登在梵音自己的官网上。
然而,事实的情况正如梵音品牌创始人饶秋玉所言——“融资的大环境不好,当我们融资一次次失败,大部分员工的忍耐力已到极限,所以我很艰难地宣布停业整顿。”——他们早已入不敷出,无力支撑企业继续抗压前行。
瑜伽,这项来自印度的运动于二十一世纪起风靡全球,它的风潮更是在国内一年高过一年,尤其是在国内三年严格防疫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瑜伽,并将瑜伽作为居家健身的首选,而瑜伽也作为一种“静态”的运动方式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代表,开始向人们大量传递价值。
不过,早在全球瑜伽风潮盛行开始之前,一个名为饶秋玉的中国女性就关注到了这项运动,并一步步走入了深层次的瑜伽世界。
饶秋玉从2000年开始练习哈他瑜伽,并连续6年到印度师从阿斯汤加瑜伽鼻祖Pattabhi Jois,她是早期首批在这位大师教室中练瑜伽二级的中国人(),还是被阿努萨拉瑜伽授权的中国教练。
此前在一档采访节目中,饶秋玉女士曾向大家介绍过她学习瑜伽的目的,以及后来回国创业的初衷以及企业的发展理念。
她正是在找寻自我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舒适状态体验中,不断坚持瑜伽练习和教学,也是瑜伽给予了她不同的身心愉悦感博业体育官网,从而让她萌生了将这份愉悦传递出去的想法。
学瑜伽两年后的饶秋玉,不仅看到瑜伽对健康的意义,也同时看中了瑜伽生意,2002年饶秋玉在练习期间回到北京创立了北京帆音瑜伽健身中心,后将品牌改名为FineYoga 梵音瑜伽。
毋庸置疑,饶秋玉是当今国内瑜伽练习时间最久、教学经验最丰富的瑜伽教练之一,她用对瑜伽的热爱,生活的体悟和当下的感受让课堂充满灵动风采,用孜孜不倦的教学热情和人格魅力引领很多向往瑜伽的人踏入瑜伽之门。
创业20年来,她带领梵音瑜伽的运营团队和教学团队从零到一逐步搭建,不断进步,不仅以国际视野邀请到全球多位著名的瑜伽大师来馆教学,让梵音瑜伽的教学达到顶尖水准,其个人培养的学生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遍布全球,将中国瑜伽精神和智慧传承与发扬,奠定了中国瑜伽的发展史。
在今年2月25日梵音瑜伽暴雷之前,该品牌在全国北上广深等城市已经拥有了超过80家门店场馆,累计服务会员规模超过50万名,瑜伽教培人员超过6万名,总计年营收近5亿。此外,饶秋玉还建立了一座占地66000平米,全亚洲最大规模的瑜伽学校,培养出五万余名专业的瑜伽教培人员。
巅峰时期的梵音瑜伽可以说是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行业的头部机构和行业标杆,其营业规模与教培规模在国内瑜伽,甚至是健身领域都达到了现象级的水准。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起,这家瑜伽行业的巨龙企业就开始不断传出负面声音,融资不利、拖欠工资,有匿名的企业员工就在小红书中表示过,“半年没发工资,买水都得看看卡内余额。”
比起员工更受伤的则是办理了梵音充值会员卡的用户,门店歇业不告知会员,有些会员甚至去到梵音门店练习时才会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随之而去的还有卡内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的会员费。
据了解,梵音瑜伽除了北京21家门店在25日全面关停以外,杭州、上海、苏州、温州、南宁、深圳等多地多店,目前都已经闭店,无法提供正常教学服务。
据GymSquare对梵音瑜伽前高管的采访我们也得知,梵音高管团队基本已于2月15日离职,24日晚公司员工得知融资自救计划失败后,开始了全员停摆,这也是导致全国门店停业的主要原因。
面对诸多负面新闻和石锤消息,梵音瑜伽创始人饶秋玉在事件发酵后一天,也通过梵音官方公众号发文进行了回应,文中大致的意思是表达多次融资不利,致使梵音瑜伽目前停业整顿,而她本人已负债几个亿(预计员工工资、物业、房租2亿左右,加上未耗课6亿左右,预计总负债在8亿),后续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偿还所有债务。
虽然饶秋玉在文中用了“停业整顿”这样模棱两可的词语来解释现状,已期达到安抚众人的目的,但谁都清楚,这几亿的负债,梵音瑜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凑出并还清的。
如此看来,梵音瑜伽在2023年初春正在经历的灾难,可能并不会打上前途未卜的标签,而是给行业留下了一个中道崩殂的悲惨结局。
去年3月,在全国拥有200多家门店的瑜舍瑜伽在多地关停、歇业,并且在关停前1个月仍在发布扩张公告;10月,在上海经营了近10年之久的Mysoul瑜伽馆也以同样的方式突然停业。
令人感到离奇的是,如今国内防疫政策已得到优化,体育消费也在逐渐复苏,这正应是那些立足线下的企业调整心态和运营思路,寻求盈利的最佳时机,而上述企业(瑜伽领域)却都在这个时间节点倒台,原因到底出在哪?
第一,预付费模式带来的资金回流赶不上各方面成本烧的快。梵音瑜伽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客户定位放在中高端人群,既然面对的是身份地位较高的客户,那么他们在门店选址、门店装修装潢及师资力量的投入就会相应变高。
首先,梵音门店的选址基本选在租金更高的写字楼或高端购物中心的显眼位置,例如梵音瑜伽在深圳的15家门店,几乎全部放在了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像平安金融中心开设的直营门店,租金更是不菲;其次,店铺的装修和装饰则需要跟上服务目标的需求,也抬高了成本,单店的装修费用甚至都到达百万;最后,梵音为了留住会员,采取了高薪留住优秀老师的方式,据了解在梵音教学2年以上的瑜伽老师,可以拿到3万的工资,而公司月薪5-6万的瑜伽老师,不占少数,这些数字均高于行业标准两到三倍。
就目前的情况看,梵音全国各门店关闭前,一二线城市单馆的营收基本维持在50-100万不等,而房租及人力的成本占到了近70%,加上其他运营成本,就算预付费模式可以使各门店维持一年的经营,但单店本身根本无法实现盈利。
第二,失败的市场战略方针制定,多元化经营带来更高的成本压力。始终专注于线下瑜伽运动训练教学的企业,玩起了线上APP和线下餐饮。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前夕,梵音突然开始在全国市场布局素食餐厅,而最多的时候他们在全国有15家门店,这里面不乏有下重金在上海城市核心区域开设的素食餐厅,仅装修一项就花费了数百万元。
天有不测风云,此后不久全国疫情的爆发,也让梵音先前开业的15家素食餐厅悉数倒闭。此外,在转型多元化的这五年间,总部多位高管先后离职,也给这些新业务带来反复的管理成本。
由此可见,梵音瑜伽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乱点鸳鸯谱的多元化经营和产品转型,给自己带来无限资金压力的同时,也让自己逐步走向灭亡。
2018年时,国内瑜伽风潮正在流行,一度也有Wake瑜伽、每日瑜伽、隐瑜伽等瑜伽品牌拿到来自三七互娱、兰馨亚洲、达晨财智等金主的投资,甚至在当时形成了体育垂类的小风口。到了2022年,我国包含瑜伽在内的大众健身赛道共融资10起,融资金额为53.2亿元。
瑜伽行业在几年内快速发展,逐步成为百亿级蓝海市场。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瑜伽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瑜伽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在387亿元水平,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61亿元左右。
不过,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瑜伽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我们同样看到了行业内一些危险预警:2021年中国瑜伽馆规模已经超过4万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瑜伽行业门店已接近饱和;瑜伽从业者规模超过30万,数量也已趋于饱和,教学人员质量良莠不齐。
往往我们讲,伴随过度膨胀而来的,很有可能是瞬间爆破,而以梵音瑜伽为首的这些瑜伽品牌又在一年周期内接二连三的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倒台,这些往往都是市场在给整个行业敲响的警钟。
因此,在外界持续释放经济复苏信号的2023年,我们想真正看到瑜伽行业的重振旗鼓,或许还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