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重庆市南岸区融媒体中心王蕊:十年·拾光
重庆市南岸区融媒体中心王蕊:十年·拾光在南岸区的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我遇见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用10年时间,从触碰梦想的光,到终于成为别人的光。从第一次见到他们,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他们开始,我的职业生涯里,从此对他们便多了一份牵挂。
2022年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上,解说员说到:“升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奏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后,我看到扬帆管乐团的孩子们,身着统一的蓝色服装,整齐有序地站在偌大的场馆里,沉着、冷静、专注、自信。在世界的瞩目下,孩子们完美地完成了1分58秒的演奏。那乐声,可谓冲破黑暗直抵未来。那1分58秒的演奏里,对观众,是短暂的;对看不见夜空的盲孩子,确是漫长的。因为他们要点亮夜空,就需要付出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汗水。
从1月中旬拿到乐谱到参加演出,扬帆管乐团的孩子们一共只有49天的练习时间。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孩子们需要经过一对一、手把手的纠正,重复上百次的训练,才能做到节奏一致、整齐划一;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微笑,一个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表情,只有走进过盲人的生活,您才会意识到,哦,全盲的孩子是从来没有见过微笑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他们需要经过衔筷子,手触摸老师的笑脸,才能慢慢学会。就是这么艰难的条件,这一次,他们每个人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开幕式当天,我就在这个乐团里年纪最小的,10岁小乐手吴浩屿家里采访,和他的家人们一起看着台上“闪闪发亮”扬帆管乐团,那一刻,我想起来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十年前,我第一次遇见他们,扬帆管乐团刚刚成立不久。那时我才知道,乐团成立之初,连一位专业的音乐老师都没有,我问校长,“为什么不给孩子们找音乐老师呀?”她回答我:“找了,但没一个音乐老师能教下来,全都打了退堂鼓。”那孩子们怎么学习乐器呢?孩子们告诉我:“触摸、聆听、专注。”而让我更感到震惊的是,为了不让孩子们放弃音乐梦想,特教中心的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从零开始学管乐。慢慢地,他们能吹出一个音符、一个小节,后来,扬帆管乐团终于能演奏出一首完整的乐曲。
说实话,在没有接触到这群孩子之前,我以为他们是暗淡、悲戚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承受着老天爷不公的命运。可是我错了,他们内心对于求学的渴望、情感的诉求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音乐是他们生活中的善意,也承载着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这十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第一次去北京,孩子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第一次“看”升国旗博业体育官方APP。我几乎没有错过他们任何一场重要的演出。以前孩子们叫我“小蕊姐姐”,近些年开始,新进团的成员已经在开始叫我记者阿姨了。今年孩子们筹备了一场音乐会,叫《拾·光》,拾光?是啊,这一次次按键,一次次敲打,一次次吹奏,音符帮助他们冲破了眼前的黑暗,拾起了内心向往的光明。而这场拾光音乐会对扬帆管乐团来说也更像一场汇报演出。孩子们想用一首首乐曲,来书写扬帆管乐团十年的成长,向来自社会的每份关心关爱致谢。这一刻。我承认,我有一点“贪婪”的猜想,在这场音乐会当中,有没有一个音符,是为我而演奏的?音乐会最后一首《青春舞曲》。虽然孩子们看不见现场绚烂的灯光和飘荡的气球,但孩子们仍用灿烂的笑脸告诉所有人,他们心怀热爱,无惧黑暗,却向阳而生,追光而行!这群特殊的孩子,有他们特殊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在这十年的时光里,我时常问自己,作为一名记者,我的镜头,到底应该记录什么?今天,站在十年的节点上,我明白了,这镜头聚焦的是人,讲述的是故事,聚集的是力量。
未来很长,在下个十年,或下下个十年,我依然要像扬帆管乐团孩子们带给我的启示那样,热爱本质、热爱生活,用自己的镜头,去记录灿烂的笑容、新时代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