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妙境长老讲解《瑜伽师地论》WORD格式 1H141-210T178
妙境长老讲解《瑜伽师地论》WORD格式 1H141-210T178《瑜伽師地論》卷十四.《披尋記》Page519-521.1998/2/2.Tape178 寅十七、領受身心諸受相別 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 這是第十七科「領受身心諸受相別」。「又有五法」,又有五種事情,使「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領受愛業的果報,領受不可愛的業果報。這五法有這種作用,使令眾生領納這兩種果報,一個是可愛的;一個是不可愛的。「煩惱身心」,雖然是有可愛,有不可愛,總而言之都是煩惱,不可愛的是煩惱,可愛也是煩惱。「煩惱」的意思就是使令心裏面不...
《瑜伽師地論》卷十四.《披尋記》Page519-521.1998/2/2.Tape178 寅十七、領受身心諸受相別 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 這是第十七科「領受身心諸受相別」。「又有五法」,又有五種事情,使「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領受愛業的果報,領受不可愛的業果報。這五法有這種作用,使令眾生領納這兩種果報,一個是可愛的;一個是不可愛的。「煩惱身心」,雖然是有可愛,有不可愛,總而言之都是煩惱,不可愛的是煩惱,可愛也是煩惱。「煩惱」的意思就是使令心裏面不寂靜;擾亂身心不寂靜。 「具攝眾苦」,他具足了、含攝了很多的苦都在內了。「謂苦、樂、憂、喜、捨」,五法是那五法呢?就是這五種。這個苦和憂是領納不可愛果報的兩法,喜和樂是領納可愛果報的兩法,這個捨是通於苦樂的。苦樂是在前五識來說,這個憂喜是在第六識說的。苦惱的境界來了,第六識就是憂惱;可愛的境界來了,第六識就喜,它歡喜了。但是都是屬於煩惱境界,因為都是屬於有漏的,對可愛的境界也是煩惱,不可愛境界也是煩惱,所以都是苦惱的境界。 寅十八、不還聖者生相差別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這是第十八科「不還聖者生相差別」,這是在三果阿那含稱之為不還聖者。這個聖者,他還沒能夠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他還是有生的,有生是有差別的,這裡面加以解釋。 「離欲界欲」這個三果聖人,初果、二果、三果。三果聖人,他經過長時期的修學聖道,是遠離了欲界的煩惱。「離欲界欲」,欲界的欲煩惱,他棄捨了,他沒有欲界的欲了。「未盡餘結」,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他還沒能盡,他還是有。是這樣的「學生差別」,這樣還是有學,還要繼續學習聖道,斷未盡的煩惱。他這個人,還要在生死裡流轉的,他這個身的相好、情況、相貌是什麼樣呢?什麼樣的情況呢?怎樣的差別呢?這樣的意思。 「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這是第一種情形。就是在…,這個人當然是在欲界,或者在人間,或者在欲界的天上,他的壽命結束了,他就是死掉了,死掉了就生到天上去。臨命終的時候,他又有中有,就是前一個生命還沒有出現,現在這個生命結束了的中間有一個生命。在這個時候,這個時候「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他在中有的時候,他就能究竟地,他這個止觀的力量,這個聖道的力量,就把剩餘的煩惱滅了,就得涅槃了。 這個涅槃有「有餘涅槃」、有「無餘涅槃」,他這個應該是通於有餘,也通於無餘。因為這個中有,他的壽命最長可以達到七天。如果他在人間死了,中間他可能到中有的時候,他還修止觀的。修止觀他可能不需要兩個鐘頭,也可能的,這個事不一定,就把煩惱斷了。斷了這個時候,還是「有餘涅槃」。但是中有不過七天就死掉了,一死就是「無餘涅槃」了。所以這個地方「便能究竟得般涅槃」,就是也有「無餘涅槃」在內的,這個地方有這樣意思。這是第一種情況。 「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第二個情形,就是他在中有的時候,雖然他是三果聖人,他中有時候,他還是聖人,但是這時候沒有進步。已經到了從初靜慮,或者梵眾天,或者是梵輔天。這個聖人像初果聖人多數不做梵天王,多數是這樣子。那他「初受生已」,就是初開始得到梵天的生命,但那都是化生,不像我們人間這樣子。「生已得般涅槃」,就是初受生了沒有多久,他就得了涅槃了,這是有餘涅槃,那就是把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都斷了。 這個我們在以前,我們也是講過這個道理。比如說這個修行人在欲界用功修行,他能把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能斷,能這樣子。現在這個人修行人,生到色界初禪去,在初禪天裡用功的時候,就把色界的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的煩惱都能消滅。這個事情,這個聖道的厲害,力量很大的,這是第二個情形。但這個是有餘涅槃,那麼這個壽命還是很長,所以還不會…,等壽命盡了才能入無餘涅槃。 「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這是第三種情形。他是在初靜慮受生了以後,「少用功力」,不是用很多,不需要很多的努力。「聖道現前」,這個圓滿的定慧的力量現前了,那麼沒盡的餘結都消滅了,就「得般涅槃」,得入於有餘涅槃了。 「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這個人他要多用功,少用功的不可以,要多用功力的,那他這個聖道才現前。這可見,不但是我們凡夫這個根性不同,聖人也是,聖人也是這樣子,根性也不一樣,他們的煩惱也是有輕重的不同,所以得聖道的情況也是各式各樣的。這是「第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 「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這是第五種。第五種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這話什麼意思?就是他在初禪天,他若修行就死了,就生到二禪去了,二禪死了又生到三禪,三禪死了生到四禪,到了色究竟天才入涅槃,聖道才圓滿,才得無餘涅槃,才得到涅槃,壽命盡了就無餘涅槃了,還有這樣的情形,所以這是不一樣的。 「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這個無色界就是這個人他由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色究竟天,還沒得涅槃,還沒得究竟的涅槃。又生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想處天,這個時候他才能究竟得般涅槃,還有這樣情形,這也是不一樣的。那這就是「不還聖者生相的差別」是這樣的。 這底下把《披尋記》念一下: 《披尋記》五一九頁: 又有五種離欲界等者:此說還果生相差別。由彼已斷五下分結,是故說言離欲界欲。未斷五上分結,是故說言未盡餘結。有學位攝,是故名學生。上二界未證無生,說之為生。何等為五?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如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六卷五頁)如文次第,配釋應知。 「又有五種離欲界等者:此說還果生相差別」,就是五個、五類、五樣不同的三果聖人,他們在色界天、無色界天受生的行相,有這樣的情況不一樣。「由彼正斷五下分結,是故說言離欲界欲」,這是解釋這句話,就是把五種,一、二、三、四、五.五種下分結,就是欲界的,欲界的煩惱他已經消滅了,所以說離欲界欲。他還沒有斷五上分結,五上分結我們前面講過。「是故說言未盡餘結,有學位攝,是故名學生」,這樣的修行人,還沒有到無學的境界,他還屬於有學,他還繼續要學習聖道,這叫做「有學」;「位攝」,有學的情況所攝,屬於…,攝者屬也,屬於這個程度的人,「是故名學生」,這也叫學生。 「上二界未證無生,說之為生」。因為他上二界的這個色界、無色界的禪定的境界,他成就了這個禪定,他心裏面還有愛見慢的煩惱,沒有證悟無生滅的道理,還沒能夠,對於有愛見煩惱的生起,所以叫做「生」。「何等為五」怎麼叫做五呢? 「謂中般涅槃」,就是那個中有的時候,就入涅槃了。 「生般涅槃」,就是初受生已,就得涅槃了,這是生般涅槃。般者入也,入涅槃了。 「無行般涅槃」,就是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這就算是無行般涅槃。不用多功用,小小地用功,也就算無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就是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可以這麼說。 「上流般涅槃」,就是第五個了,要上生到色究竟天得般涅槃,和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才能得般涅槃,這就是上流果,向上去,流者行也,就是向上去,到上面去,由初禪到二禪就是向上去,這樣子才得般涅槃的。 寅十九、雜修不還生地差別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這又第十九科「雜修不還生地差別」。「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的差別」。這個雜修第四靜慮,這個「雜修」怎講呢?就是他已經成就了…,這個三果聖人,不是其他的聖人,四果當然也可以,這個…已經得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這個時候他在四靜慮,在第四靜慮,不是前三個靜慮,是第四個靜慮。 這個「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在第四靜慮這個地方得不還果,其實都是不還果,但是不還果這個階段很寬,只要你最後的非非想天的煩惱沒有斷,那都是三果。你斷了初禪的煩惱,二禪、三襌、四襌煩惱,你還是三果。你斷了空無邊處定的煩惱,識無邊處定的、無所有處天的煩惱都斷了,你還是三果。你若把非非想處天的煩惱斷了,那就是四果。所以這個果也是很長,是「得不還者」,這時候得不還果。得不還果是「雜修」第四靜慮,這個地方還有點事情。 那麼「雜修靜慮」,什麼叫雜修靜慮呢?就是這個聖人,他在色界第四靜慮裡面,入了這個第四靜慮的定裡面,他就是修無漏的定慧,修這個四念處,無漏的定慧。修的時候,先多念現前無漏的作意,這無漏的作意,一念一念地這麼修,是多念好多的念,修這個無漏的作意。然後就現出來有漏的作意,故意地現出有漏的作意,就是現出愛見慢的這種心情。有煩惱的這種作意,現在也是多念。多念現完了,然後再現出無漏的作意,現出這個…,就是四念處、無常、無我的這種作意,這樣的止觀現出來,也是多念。 這樣說,先是無漏的作意,後面也是無漏的作意,中間是有漏的作意,就是這樣子修。兩邊都是無漏作意,中間是有漏作意,而都是多念地,就是這樣子,一直這樣修。修的時候,逐漸地減少,逐漸地減少這個念念的修行;這有漏的作意、無漏的作意都漸漸的減少。減少到兩念,兩念修無漏的作意,兩念是有漏的作意,再兩念無漏的作意。也叫做「夾熏」,就是用無漏作意夾這個有漏的作意,來熏這個有漏的作意,是這樣子。 那這樣過去了,就在一念的無漏作意現前,再有漏作意也是一念現前,再是一念無漏作意現前,這樣子修的時候,就是修圓滿了。這個雜修,第四靜慮就是修完了。那這樣修行的人,「生地差別」,他若是他死了以後,往生別另一個地方去的,也是不一樣的。他生到那個地方去。生到什麼地方去?就是五淨居天,生到五淨居天。五淨居天是在四禪天之上。四禪天,也是三層天,但是五淨居天是在三天之上,所以由四禪生到五淨居天去。你不夾熏,你不修雜修靜慮,你不能生到五淨居天,你不能去的。所以這個雜修靜慮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的是生到五淨居天去。要這樣修才可以去,不然你去不了。 在《俱舍論》上說有三個目的,這個「雜修靜慮」有三個目的。第一個就是假設三果聖人,那他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往生到淨居天,他要這樣修行,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為了享受現法樂住,享受第四靜慮的現法樂,所以要常常入在第四靜慮這樣修,這是一個,這是一個理由。第三個理由,害怕退轉,恐怕這個煩惱增長了,又失掉了,把自己現成的成就的程度,從那個程度降下來了,就是退了,退失了聖道,所以這樣子練、這樣子熏修,有這三個理由。 現在說這個「生地差別」,就是你這樣雜修靜慮死掉了以後,你生到什麼地方去,生到那裡有什麼情形?說這個意思。若是已經成就阿羅漢果的人,不是三果,是四果阿羅漢,那又不同,他也可以雜修靜慮,但是他不生到淨居天。淨居天是三果聖人的地方,他不到那裡去,但是他也可以雜修靜慮。雜修靜慮,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現法樂,為了享受第四禪的現法樂。再來就是也有一點鈍根的阿羅漢,也有一點害怕退,害怕自己的地位、程度向下退了,所以他要這樣修。現在這裡是說三果聖人。 「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下品靜慮果生地也就是無煩天,五淨居天的第一個是無煩天。這個雜修靜慮像剛才說,到最後,前一念是無漏作意現前,然後中間是一念有漏作意,後面又是一念無漏作意。如果是這個程度,你死掉了的時候,就是生到無煩天。這是屬於下品靜慮、雜修靜慮的果,所生到、往生的地方是無煩天。他這個地方沒有煩惱的擾亂,特別的寂靜,這是一種。 「二、中品靜慮果生地」。這個中品就是無熱天,無熱天是中品雜修靜慮的果,那麼這個修行人,就生到這個地方來。這個中品靜慮果,這裡面這個「生地」和「中品靜慮果」這個話,是兩個意思。「中品靜慮果」是你現在能這樣修,你就有這個成就了;「生地」是你在那個地方死了,生到另一個地方去。這個生地也和那不一樣,像我們人間的人,你得到四禪八定了,你還是在這個地方住。死了以後,你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那就是生地,這有點不一樣。 這個「中品靜慮果」是什麼呢?就是,或者前一念是無漏作意,中間一念是有漏作意,後面一念是無漏作意,是由多念的無漏作意,由多念的有漏作意,多念的無漏作意,修到最後,就是一念作意:一念無漏作意、一念有漏作意、一念無漏作意,是夾熏。現在這個「中品靜慮果」,它是六品,就是那個下品是三念,是三心就是三念,剛才說的,前面一念無漏作意,後面也一念無漏作意,中間是有漏作意,這是三心。心意識的心,三心,也可以三心,或者說三念。這個二地中品靜慮果這個人,他六心,又增加了三心,是這樣子。這樣子他就往生到無熱天,五淨居天的第二層天無熱天,往生到那裡去,叫無熱天,無熱天也還是沒有熱惱,也還是沒有煩惱,身心都是安樂沒有煩惱,特別寂靜清淨的地方,所以「中品靜慮果生地」。 「三、上品靜慮果生地」,這個人在最後修…,他又增加了三心就是九,就是九念,或者是九品,他就是修行的功力修得多,生到上品。這個「上品靜慮果生地」是那裡呢?就是善現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生到這個地方。這個善現天,說這個天的形體,他這身體的形貌特別莊嚴,眾所樂觀這個人。他當然是都是有聖道的境界,他內心裏面都是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道理,見到聖諦的道理,沒有煩惱的干擾,身心清淨。那這個就是「上品靜慮果生地」,「生地」就是善現天,他所現出來的身體的形相非常莊嚴,叫「善現天」。 「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這又是勝過了那個上品,比上品還要殊勝的,也是雜修靜慮的。雜修靜慮就是十二品,也就是十二念,不是九。現在又增加了三心,就是十二。生地就是善見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這個善見天,他當然也是聖道的境界,見到苦諦…,苦集滅道的聖諦,沒有煩惱,身心清淨安樂,但是他的身體要比前面善現天還要…更要莊嚴,是這樣子。 「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前面說十二品,現在是十五品,就是十五念,又增加了三念。它就是五個是有漏的作意,十個是無漏作意,加一塊就是十五個作意。那這個人,他是色究竟天,就是上極品靜慮果。他死了以後,他就生到色究竟天去了,是這樣子。這個色究竟上面,這個《俱舍論》上、《大毗婆娑論》上的解釋,是說這個人在有色的世界,他的身相的莊嚴是最殊勝了,沒有人能趕上他的。所以是靜慮果生地。 《披尋記》念一下。 《披尋記》五一九頁: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等者:當知此說五淨宮地: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謂不還果,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雜修第四靜慮力故,生此五淨宮地。如次配釋應知。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等者:當知此說五淨宮地」,就是五淨居天,「謂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及色究竟」,這一共是五天。「謂不還果,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的「雜修第四靜慮力」量「故,生此五淨居地,如次配釋應知」。這是這樣子。 寅二十、定斷煩惱觀察差別(分二科)卯一、標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 這上面的意思,前面這是「雜修靜慮」,這個三果聖人分兩種:一種是歡喜智慧的,歡喜智慧他就是雜修靜慮,就往生到五淨居天去;另外一種歡喜定,他就不到五淨居天去了,他就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樣子他在色界天死了,色界四禪死了,他生到無色界天去了。說歡喜定的到無色界天去,歡喜智慧的就到淨居天去,這都是屬於上流,屬於上流般涅槃的三果聖人。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這底下第二十科「定斷煩惱觀察差別」,由定斷煩惱觀察有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又有五種修觀行的人,他的情形也是不一樣,這個修觀行的人,觀察作意能令煩惱三界…,他的觀察作意非常有力量,能令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永斷究竟決定」,就是不退轉了,他能夠成功的,有五種的不同。 卯二、釋(分二科)辰一、舉欲離欲相 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於諸欲中仍不趣入。任運捨心,於離欲相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 前面第一科是「標」,現在第二科是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欲離欲相」。對這個欲他能離欲,而不是有欲的。 「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就是說這個聖人,雖然他在禪定裡面,深厚地,深而又厚的憶念分別思惟欲的相。憶念分別思惟,「憶念」就是回想過去,「分別」或者說指未來,「思惟」指現在,就是多樣式的,又是深而又厚的憶念分別思惟欲的情況,這色聲香味觸,這個凡夫的欲相,他這樣思惟。 「於諸欲中仍不趣入」,雖然這樣思惟,但是他的內心還是清淨無欲,他不投入,不能投入到欲的境界裡面去,不相應。是「任運捨心」,好像不需要幫助他,他自然地就能棄捨這個欲,他和這個欲不契合,不高興這件事,不高興有欲,「任運捨心」。 「於離欲相率爾思惟」,就是對於遠離了欲的境界的情況,遠離了欲的這是誰?就是初禪,初禪天的人就是離開了欲界的欲了。對於初禪的境界是率爾思惟,「率爾」就是…也是很自然地、很自在地這麼一下子,這麼一想,「便能任運其心趣入」。 這個「率爾」也表示一個容易的意思。表示說是,我們若是有預謀的就不是率爾了,我預先就準備好了要入初禪了,那不是率爾。率爾是無意的碰到了,就是心裏面這麼一動、思惟,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便」就是很容易的,心就入於初禪了,入於初禪的境界裡面去了,你就契入了。那麼這是一種境界,就是「舉欲離欲相」,這個離欲的相貌是這樣子。他這樣子的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有這種好處。這個人修行的境界,達到了這麼個程度。 所以這個聖人,他心清淨,他這個欲不能染汙他,怎麼知道不染汙呢?他自己心裏面他會考驗自己的,在修行的境界的時候,他用染汙的境界來考驗他自己。考驗的結果,結果是經得起考驗,他心裏不動,是這麼回事。所以這是「其心任運其心趣入」,這是第一個。 辰二、例恚無恚等 如於欲離欲相如是,於恚無恚相、害無害相、色等至生相、無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當知亦爾。 這一共是五種,現在是第二科「例恚無恚等」。「如於欲離欲相如是」,如前面說這個修行人,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的欲,他能離欲相,能離欲這個相貌情形是「如是」,是這樣的。 於欲離欲的相是這樣子,「於恚無恚等相」,亦復如是,也是樣子。對這個「恚」心裏面憤怒要殺人、要傷害人,但是他沒有這個,他「無恚」,你怎樣觸惱他,他心裏面不恚、不憤怒。「害無害相」,說是你怎樣去苦惱他、毀辱他,而他心裏面沒有害相,心裏面不動。沒有說你罵我,我就罵你,你要打我,我就打你,沒有這種心情,他心裏面一點這樣…,不要說沒有這件事,這個身口不動,連心都不動,沒有這件事。 於恚無恚相,於害無害相,「恚」是嚴重要殺害,「害」只是傷害一下就算了。我並沒有說是要殺死這個人,沒有這個意思。恚是嚴重的,害是比較輕微一點。而這個修行人這兩種煩惱都沒有,就像那個於離欲的相貌一樣。這樣子說就是他出離了,出離了欲、恚、害這樣的煩惱,「欲」其實就是貪,「恚、害」都是瞋,出離了貪煩惱、瞋煩惱,沒有這個煩惱了。 「色等至生相」,「色等至」就是色界四禪,「等至」就是禪,色界四禪。「生相」就是生到色界四禪去的相貌,生四禪。這個欲、恚、害從這三種煩惱裡面出來,那就表示他已經得到了初禪,那麼由初禪就二禪、三禪、四禪,這個聖人,他也是很…,這就是很容易就契人了這個境界,那麼這是一個境界。 「無色等至生相」和無色界天四空定也是等至,或者生到無色界天的這種境界,那也是很契合的。這樣意思是那樣,就是你成就了色等至,就從欲、恚、害的那裡面出來了。若是成就了無色的四空定的話,那就從色界定裡面出來了,就是超越了色界定。你成就了色界四禪就超過了欲,你成就了無色界四空定,就超過了色界四禪,是這樣的意思。 「及涅槃相」,那你怎能夠超越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呢?「及涅槃相」就是得涅槃了。得涅槃就是把愛煩惱斷了,見煩惱也斷了,無我無我所。這樣的圓滿清淨的般若智慧成就了,那就從色界、無色界的四禪、四空定得解脫了。「涅槃相」是什麼呢?就是遠離一切相不可思議的境界,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就是指這個大解脫的境界。 「當知亦爾」說是那個欲,離欲相是那個樣子,底下這幾樣也都是得解脫了,從那個境界裡面得解脫。 子六、六種(分二科)丑一、結前正顯 已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六種。 「佛教所應知處」這一大科是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種,第二科是二種,第三科是三種,第四科是四種,第五科是五種,現在第六科是六種。由六種法組合起來,來介紹佛法,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正顯」。 「已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這是結前,「次說六種」是正顯,顯示六種的情況。這是第一科,第二科「別廣宣說」,別廣宣說這六種,分十三科,第一科,寅一「宣說有情六相事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是「標說」。 丑二、別廣宣說(分十三科)寅一、宣說有情六相事別(分三科) 卯一、標說 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 「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就是依據這六種相貌,來宣說八種有情的因緣事的不同。「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這樣子講這種事情,講這六相,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說這個做什麼?說這個幹什麼?你的用意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講?這說出來,「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就是為了來教化、來開示「墮在我」,就是落於有我見的人;執著有我、有有情、有命者、有見者等的這樣的人,叫他趣入無我的涅槃的境界去,讓他得解脫的意思,目的就是這樣子,是這樣的意思。 「墮在我」,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執著有個常恒住的我。「有情」,有情識的這個我。有情識的也是我,「命者」也是我,「見者等」也是我,說是有我見的眾生,教訓他棄捨這個我見,證悟無我的道理,到這裡來。 這是說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的目的、作用。這是「標說」,底下第二科「列事」,列出來這六相和八種有情事。 卯二、列事 謂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 「謂我所依事差別」,第一件事是什麼呢?「我所依事」就是我的依止處。我的依止處,這個「依止處」是一件事,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的事,這個「事」是有差別的境界,有差別的,這個「依止處」是什麼呢?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這樣意思。 「境界事差別」,還有第二境界事差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的這個境界的差別,這也是六。我「所依事」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境界事差別」還是六,色聲香味觸法是六。 「自性事差別」,這個自性事差別是什麼呢?就是『識』,就是我的自性、我的自體。說誰是我?色聲香味觸法裡面、眼耳鼻舌身意裡面、色受想行識裡面,誰是我?就是那個識是我,其他的不是。以識為自性,以識為我的自體、為我的體性,這樣的意思。究竟這個我是什麼呢?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就是我,是我的體性,是這樣子。 說是這個牆,是用磚砌起來的,就是磚為它的體性。桌子用木頭造的,桌子就是以木為體性。這個我是什麼?我的體性是什麼?是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識,識是我的自性。自性這件事也是有差別,有眼識、耳識乃至到意識,也是六個,是這樣意思。 「受用因事差別」這個我不可以淡薄的,不可以很淡薄,我要有所享受才可以。享受這是有因,享受這個「受用」要有一個因,你才能享受的。這個「因」是什麼?就是『觸』。眼識觸於色,根境識三和合起來,三和合名之為觸。六根和六境和六識,根境識三,和合起來就是接觸,接觸的時候,這時候就叫六觸。這個『觸』是你享受的一個條件,你若不接觸是不能享受的,所以受用的因。這個事情的差別,也是有六個,就是觸,眼所生觸,耳所生觸,鼻、舌、身、意所生觸,這是「受用因事差別」。 「受用事差別」,接觸了以後,心裏面就有受用了,或者是苦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不苦不樂受,這也是有六種差別,這個就是『受』。前面「受用因」是『觸』,「受用事差別」是『受』。 「隨說事差別」這個觸受了以後,你心裏面就有妄想了,心裏妄想就會隨著種種的差別、種種的情況會說話了。會說色怎麼回事,受想行識怎麼回事,眼耳鼻舌身意怎麼回事,色聲香味觸法是怎麼回事,就是會說出來很多事,「隨說事差別」。 「作用事差別」,前面「隨說事差別」這是『想』,色受想行識這個想。「作用事差別」,有了受又有了想以後,他就要採取行動了。這件事對我好,再多一點就追求去了;說是這件事對我不好,不行!我可要對付,我要把這不好的事情要消滅了它,要對抗它!那就是要有行動,所以叫「作用」,就是我要發動,發動事情。這個「作用」就是思心所攝的,就是色受想行識那個『行』,也是有這麼六種不同,差別。 「希望事差別」,這個就是『愛』,單獨提出來,我的目標是我所歡喜的事情,我要成就;或者說歡喜事情,就是我所希望的事情。這個地方也有差別,有六種愛的差別。 卯三、辨觀(分二科)辰一、未純熟 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等,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希望不合,不住損減。 「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這是第三科「辨觀」,分兩科,第一科是「未純熟」。「於如是等事」,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面學習佛法的人,或者他也開始修行了啊!但是對於這多的事,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在這多的因緣變化的差別中,「未善純熟」,他還沒能夠…善者能也,還沒能夠純熟去觀察各方面的情況,不是那樣的了解,理解得不夠清楚。這樣的修行人啊,「便謂有我」,他就會執著有我,執著我,我所依事的問題,境界事差別,是我的自性的差別,我所受用因事差別、我受用事差別、我隨說事差別、我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總是在這裡執著有一個我,執著一個我的,是這樣意思。執著有我,他就對這種不是太……沒能深入的觀察,沒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還繼續執著有我,是這樣意思。 「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他執著有我,他怎麼執著法呢?「依眼等根」,說是我啊!我啊!依眼等根是我的住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些地方是我的依止處,我在這裡住。 「於色等境」,我就去觀察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執著這樣子,「由觸及受」這樣子這個六根和眼等根、色等境,根境的和合,我就會接觸到種種事情,「由觸」。「及受種種受用」,各式各樣的受,或者是受樂受,眼見色歡喜,耳聞聲也是歡喜的,乃至一聞法一知法也是歡喜的,樂受。或者見色聲香味的不如意就是苦受了,受種種的受用,這就是我,就是這樣子。 「有如是名」,這第四,我!我叫什麼名字?有名字。「如是種」,我有這樣…是這樣的種姓。我是這樣的種姓:我是剎帝利的種姓,我是統治階級,我是社會上服務大眾,各式各樣的種姓。「如是姓」,我隨我父親姓,我隨我母親的姓,什麼姓、什麼姓。「如是食等」,我就每天的生活,我吃這樣的飲食,吃得非常講究,或者怎麼地。 「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這樣子有人際關,係所以對自己、於自己的關係、於他人的關係、他人與我的關係…這種種的關係,「隨起言說」,心裏面就會思想,思想就會有言說,是這樣子。就是我也會發表言論,隨起言說。 「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我還會有種種行動,就是就會「法行」,依法處理去行動,不違犯國家的法律,我也不違犯佛法的戒律。「非法行」,我不守國家的法律,我也不守戒,我歡喜什麼就做什麼,歡喜怎樣就怎麼做。或者守法,或者不守法,我就會這樣做,他這執著我的相貌,這樣意思。 「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希望不合,不住損滅」。不管是怎樣的眼所依根、所住處、什麼境界、觸及受用、如是名、如是種…,其中裡面最中心、中心點在那裡呢?就是「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我歡喜的事情,我希望他和我常在一起,「久住」越來越多最好,「增益」就是越來越多的意思。能久住,能同我和。我滿意的事情能同我和,能同我久住,而且是越來越多,是這樣子。 「於非愛事,希望不合,不住」,我不歡喜的事,我希望它遠…,它去了好,不要和我在一起。「損滅」,就是不如意的事情,我逐漸的把它消滅了,這樣子。這個我,執著我,怎樣執著,就是這樣執著,這樣子。 辰二、已純熟 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爾時妄計皆不得生。 「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若是這個佛對於這些事情,深入地去觀察,這麼多不同的情況中,「已能純熟修觀行者」,對於這個道理,佛法說的道理純熟了,他不斷地修止觀去觀察的話呢,「爾時妄計皆不得生」,那時候他所錯誤的執著有我,這件事就沒有了。就不執著有我,這都是內心的分別,那裡有我可得,這樣意思。 寅二、於諸實舉輕懱等別(分二科)卯一、舉輕懱(分三科) 辰一、標過 又於實(寶)學有六輕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捨佛聖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 這底下這是第二科,一共是分十三科,第一科「宣說有情六項事別」,這個說完了,這底下第二科「於諸實(寶)學輕懱等別」是輕懱它,分兩科,第一科是「舉輕懱」,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過」,標它的過失。 「又於實(寶)學有六輕懱」,「寶」就是三寶:佛寶、法寶、僧寶,「學」就是戒定慧三學,「有六輕懱」對於三寶也好,對於戒定慧三學也好,輕視、輕視它,對於佛法僧有輕視,對於戒定慧也是輕視博业体育,這有什麼價值!這樣子,一輕視就是沒有信心了,也就是沒有恭敬心了。 如果是這樣情形呢,「能令善法,或未得退」,那就是能使令所應該修學的善法啊,「或未得退」,又不願意修,根本沒有成就,就是沒得,沒有成就就是退,本來應該成就,應該成就而沒成就,沒成就就是沒有這功德了,就是退。 「或已得退」,或者你以前用過功,已經成就了多少的戒定慧,但是因為沒有信心,輕懱、輕慢三寶,輕慢佛法的沒有信心,已經得到的功德也是沒有了,「已得退」。 「捨佛聖教」,最後就是,不是佛了,棄捨了佛教,自己不願意做佛。「乃至微信亦皆退失」,那小小的一點信都沒有了,都不相信了,是這樣子。 這是「標過」,標出來這六種過失。 辰二、列法 謂於佛法僧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辰三、釋由 由惡友故,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由惡語故,全無所得。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 前面是「標過」,這底下列出來所輕視的。這個「輕懱」,六種輕懱是什麼呢?謂於佛法僧寶有輕視,輕視,對於佛輕視不相信,佛說得法和這個隨佛教出家的這些僧寶這些聖人,不要說凡夫,聖人他都輕視不相信。我們相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是僧,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也都屬於僧,那不相信的人都輕視,不相信。我們說佛,我們都相信大導師,他都不相信,輕視。 「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我們佛不管是在家、出家,我們就學習增上、學習戒定慧,這是非常有價值的,非常重要的,而他不相信,輕視這個戒定慧,持戒有什麼好處,修定、修慧有什麼好處,都是迷信,這是這樣的心情。 「由惡友故」,為什麼他會這樣子呢?「由惡友」,他就和那個惡知識,去親近惡知識去這個人,他不親近善知識,親近惡知識的關係。親近了惡知識,他就受他的影響,他就對佛法僧都沒有信心,都沒信心了。 「於增上心慧」,對於增上心、增上慧,他都…佛法的他…棄捨了。「令得邪僻教誡教授」,他那個惡知識,那個惡知識他認為是個善知識,那個善知識叫他對於這個「增上心慧」,得一個「邪僻的教誡教授」,就是不合道理的那個定和慧,去學習那樣的法,學習那樣的法,「邪僻教授」。 「由惡語故,全無所得」,由那個惡友說出來的惡語,由他自己信受惡語,信受了惡友,也會發出惡語來,就是誹謗佛法、輕懱佛法。那麼樣對於佛法的功德,他一點都得不到了,「全無所得」,一點都不成就了。 「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那個人,由於那惡友的邪僻的知見,他接受了,所以他在佛法裡面一無成就,退失了一切所有善法。佛教所有的功德,他完全都退了、失掉了、沒有了,也有這種情形。 卯二、例相違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六法。 所以這第二科「例相違」,與此相違,與前面這種情形不一樣的呢?那就是六種白品。對於佛法僧有恭敬心,對於戒定慧也有恭敬心,那就不同了。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地方什麼意思?。 我們出家人,我們先說我們出家人,在家居士我們先不說。你對於佛法,你本身沒得到正知正見的時候啊!你在大眾僧裡住,你要親近善知識,在大眾僧裡面住,大眾僧就對你有保護,你對於佛法僧戒定慧的信心漸漸地增長,就會增長。如果說是你還沒得到正知正見,你不!你感覺到,我不願意在大眾僧裡住,在大眾裡住我不自由,我歡喜怎麼怎麼地,我受到拘束我不歡喜,我要自己去住。自己去住,沒有大眾僧的保護。你周圍的人,如果不是佛法僧,周圍的人就是一般社會這種人…,他們對於你的聖道沒有增上力,他和你說的話不見得是佛法,你小小的有一點對佛法的那一點信心逐漸逐漸就失掉了。 如果是所接觸的人有邪知邪見啊!你是更遭糕,就更遭糕!你相信了邪知邪見的時候呢,當然這個情形很難說,這個相信邪知邪見,他並不以邪知邪見表達出來,他還是用正知正見的面貌來…來示化你的,他是用正知正見的帽子來同你見面的。但是你對於佛示沒有正知正見的時候,你沒有辦法鑒別,你不能鑒別,你就會容易接受。一接受的時候,慢慢地、慢慢地,你就是「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誠教授,是由惡語故」,那個邪僻教就是惡語啊!於是乎,你完全無所得,是這麼回事。若是你本身在佛法啊!你成就了,經過一個時期的努力,你成就了正知正見了,那就不同,那就不同,就是你認識這件事。認識這件事,你立刻地,你自己就能決定,不受影響,這「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後面也有提到這些事情。所以這個生在無佛世界,雖然有佛法而沒有佛,尤其是末法時代,我們學習佛法真是難,不是容易,的確不是容易。 我那一天有一個居士來。居士來,我說了一段話,我也多少有點檢別,學習佛法應該有點檢別。他當時…他說:應該開放!我們這個態度應該開放,不要排斥!我也是好,這樣也是…我也同意。當然我回答他的理由,我們也不要太…不要太尖銳,所以我說我表示同意。這問題就是什麼呢?誰是邪知邪見?誰是正知正見?大家都不承認自己邪知邪見,都是正知正見,這個你怎麼鑒別? 但是我們也有個辦法鑒別,就是從佛教的經論上看,就是公認地就是佛法。從這地方開始學,開始學。其他的還是不定,是正見吧?不一定,這個地方先放在那裡不要管。我們從這個…就是從龍樹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這些人,中國的大德,天台宗的、華嚴宗的、三論宗、法相宗這是可以,你就可以學,這都是可以學的,這可以學。等到你自己的逐漸地學、逐漸地學,你也會不斷地修正自己,達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沒有問題,就沒有問題了。 說我現在願意,這個也好,那也好,也可能是好,是好,可是有個問題。有什麼問題?你的精神時間有多少呢?有多少時間啊!你這個也學,那個也學,你精神用了很多啊!你不容易攝持。不容易攝持,反倒是耽誤了時間和精神。不如這個時候稍微有一定的範圍,我先專注的學這個,這個學學…因為這個是我百分之百的有信心。我對於這個…這部經論,那你這樣把你這個精神,把你寶貴的精神時間投入下去,你會有…有收護,你會有成就。你成就了,你的程度就高了,你的智慧增長了,這時候你再旁邊多看看也可以,都可以看看,都可以看看。 不是說是哎呀!你怎麼限制我的自由?我怎麼不可以讀?我怎麼不可以學?你可以學!可以學!但是有問題,就算是好,算是好,你的精神就是…都是…也容易影響自己,影響自己。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那我們從這一段文上看,為什麼會這樣子呢?為什麼遇見惡友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功德都失掉了呢?就是他自己沒有…沒有正知正見,他自己的這個道力不夠啊,智慧不夠啊,就受到影響。受到影響的,所以應該初開始就是…。 在家居士初開始學習佛法,那是更難,比我們出家人難,比出家人更難。因為,他的自由的情形更寬,寬。我們出家人這個自由的情形,不是那麼寬,但是還是寬,還是有一點寬。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想法,我這裡看看,那裡看看,都有這個想法的,這是很難,的確是很不容易。 PAGE 第 15 頁,共 15 頁
本文档为【妙境长老讲解《瑜伽师地论》WORD格式 1H141-210T17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