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业体育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2024-07-14 17:20: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业体育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万芝利把老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干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诚恳态度和娴熟技能,真情呵护、真心守护老干部生命健康,被老干部誉为健康守护者。

  2001年,万芝利从医学院毕业后,应聘到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工作。其间,她经常接触前来看病的老干部,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她。怀着敬重和景仰,2007年,她主动申请到干休所工作。14年来,万芝利几乎每天巡诊巡访老干部20余户,在干休所和医院之间来回跑七八趟。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练就“一扎准”“一口清”“一查明”的医护技能,参与老干部医护抢救百余次,无一人因处置不当留下后遗症,无一人因诊断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为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她十几年来坚持到军地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等10余个科室跟班学习,深入学习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考取执业资格证、执业等。百岁抗战老战士吴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万芝利经常去吴老家唠家常,给他读报刊、剪指甲,连儿女都认不出的吴老一见到万芝利便笑呵呵地叫“小万”。万芝利主动承担老干部心理疏导工作,经常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疏解他们的忧虑,许多老干部都把她当成亲女儿。

  为了让老干部学会使用网络、方便生活,2016年万芝利倡导组织“离退休E生活”培训,手把手教老干部微信聊天、网上购物交费等技能。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万芝利协调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建立老干部微信联络群,拓展代购服务功能,及时解决老干部的生活物资采购需求。在她的提议下,所里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开设书法、京剧、文史等视频课程,让老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夫家二哥重度残疾,家庭支离破碎,她悉心照料;婆婆卧床不起,她任劳任怨照顾;丈夫罹患肺病,她不离不弃护理;孙子确诊红斑狼疮,她用心陪伴。王日芳用真情维护着家庭温暖,点亮了亲人生命的航程。

  王日芳与丈夫结婚没多久,夫家的二哥遇上一场大病,落下重度残疾,二嫂改嫁,剩下无人照顾的二哥和二哥的小女儿。王日芳担负起照料老小还有一个重度残疾人的重担。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但王日芳对侄女视如己出,在生活上、教育上非常上心。这一照顾,便是整整11年。

  二哥过世后,婆婆受到打击,病倒后卧床不起。既要照顾重病在身的婆婆,又要供养子女和二哥的女儿上学,生活非常困难,但王日芳没有退缩,照顾婆婆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做可口的饭菜,帮她洗漱、端屎接尿、换洗床单、擦洗身子,全心全意为婆婆付出。

  在婆婆离世的第二年,丈夫被确诊患上肺病。王日芳每天尽心尽力照顾丈夫。之后,孙子又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王日芳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护陪伴。王日芳全心全意关爱家中老人小孩的善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生活中,王日芳悉心照顾家人;在工作岗位上,王日芳尽职尽责、关心帮助村民,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被推选为高石村委会妇女主任。在她的引领下,当地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孝老爱亲典型,形成良好风尚。

  结婚后,王玉华夫妇就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婆婆、智力一级残疾的小姑子生活在一起。为更好照顾家人,她放弃工作,挑起家庭重担。20多年来,她用善良的心温暖家人,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有一次,婆婆泌尿系统感染,发高烧住院治疗1个多月,王玉华寸步不离守在老人床前,喂水、喂饭、喂药,医护人员和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女儿。每当来换药时,都夸赞老人好福气,有一位孝顺的好女儿。老人总是对大家说:“我的确好福气啊,她不是我女儿,却比女儿还要亲,她是我的儿媳妇。”

  婆婆现在80多岁了,身体偏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很多时候都是坐在床上,缺少运动。王玉华每天为婆婆翻身、活动手脚、,变换着花样做老人爱吃的饭菜。闲暇时,帮老人梳头、捶背,陪着老人说话,哄老人开心。每当老人排便不畅时,她从不嫌脏,总是亲手清理,及时换洗衣物,用自己的辛苦换取老人更多的舒心、快乐。

  患智力残疾的小姑子没有行动能力,常年卧床。王玉华每天起床,就开始为小姑子忙活,穿衣、洗脸、漱口、喂药、喂饭,傍晚为她洗澡泡脚,擦洗,日复一日,从不让小姑子受一点儿苦。

  王玉华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经常挤出时间帮助居委会张贴宣传海报、清整楼道堆物、捡拾小区垃圾。疫情防控期间,王玉华还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小区租户情况、排查外地进返津人员、参加小区出入口防控值守。大家劝她早点儿休息,她却幽默地回答:“我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岗位,得好好珍惜啊!”

  1996年1月的一天,妻子突然晕眩倒地,一查是突发脑出血,虽保住生命,但却留下后遗症,丧失行动能力。从此,王伟日复一日带妻子治疗。慢慢地,妻子行动能力有所恢复,甚至还能做点家务。但2007、2008年,妻子又接连两次脑出血,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丧失自理能力,第二次在ICU进进出出、病危通知书下了一张又一张。王伟知道,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医生提醒他做好最坏准备,但王伟执着坚持救治。

  从那之后,王伟穿梭于厨房、病榻,每天给妻子制作流食,以便鼻饲。秋冬季节,他用棉签蘸着水给妻子擦拭嘴唇,处理大小便。为避免肌肉萎缩和生褥疮,他勤给妻子翻身、擦身、换被褥。随着家庭开销日益增加,他找了份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忙时,就拜托年迈父母照看妻子,收车后立刻回家照顾病妻。那段时间,他体重下降,脸色疲惫,但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有他的精心照料陪伴,妻子从未生过褥疮,腿脚萎缩也不明显。

  王伟家庭的境遇和困难,引起了各级党组织、原单位和社区的关注。每逢过年过节,区里、街道和原单位都去探望他们,给予经济帮扶、精神抚慰。

  2020年12月,妻子再次发病离开人世,王伟强忍悲痛办理完爱人后事。考虑到妻子是独生女,他又肩负起照顾患病老岳父的责任。

  39年来,王春仙照顾已故哥哥的3个孩子,含辛茹苦、无怨无悔,抚养他们长大、成家立业,自己却至今未婚,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好姑姑。

  1982年,短短几月间,王春仙的哥哥去世,嫂子精神失常,留下3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她看着可怜的侄子侄女,毅然扛起抚养他们的重担,用柔弱肩膀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那年,27岁的王春仙还没结婚,扛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带着3个孩子艰难生活。粮食不够吃,经常靠邻里和亲戚接济。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周围好心人送的,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当时的家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她就养了猪和羊,每年能卖几百元。此外,她还到处接散活、打零工,从来不怕吃苦,就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王春仙勤俭度日,白天拼命打工、种地、养猪,晚上缝缝补补、洗衣做饭,拉扯3个孩子长大。

  她为了孩子,一直未嫁。其间,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一听说拖着3个孩子就都犹豫了。要让她丢下孩子外嫁,王春仙坚决不答应。一来二去,王春仙也就打消了结婚的念头。看着3个越来越懂事的孩子,抚养好他们,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虽然辛苦多年,但王春仙从未想过放弃。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一家人不再为吃穿发愁。接着,她的两个侄子又先后出去打工,家里收入也增加了。这时,王春仙又把心思放在孩子们的婚事上。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盖起新房。如今,两个侄子先后娶了媳妇,侄女也已出嫁,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都很感恩,将姑姑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孝敬侍奉。

  扎西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丈夫,不离不弃,谱写一曲藏汉民族一家亲的美丽乐章。

  扎西央宗和丈夫王勇曾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陷入困境。2013年5月,正在工地干活的王勇突然倒在了地上。扎西央宗带着王勇辗转山南、拉萨等地治疗。然而,王勇病情不断恶化,由双耳失聪发展到双目失明。面对经济的窘迫、抚幼的重担、父母的担忧,扎西央宗没有被吓倒,一边抚养孩子、照顾丈夫,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

  丈夫不愿拖累扎西央宗和孩子,几度动起轻生的念头。两个孩子也要求辍学,帮着照顾父亲、挣钱养家。扎西央宗坚决不让儿女辍学,她白天在家照顾丈夫,下午6点左右给丈夫准备好晚餐后,再骑电动车到市区进花、卖花。很多时候要卖到凌晨,休息三四个小时又要起床照顾丈夫。这样的艰辛生活,扎西央宗坚持了好多年。

  付出换来回报,她把丈夫照顾得贴心周到,两个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全家实现脱贫。

  计棕英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长达65年,屡遭家庭变故,仍坚强面对,始终不离不弃,被誉为“最美嫂娘”。

  1953年,计棕英嫁给丈夫的第二天,公婆嘱托她:“你是当嫂子的,弟弟年纪小,眼睛看不见,以后你多照顾他。”于是,她开始长达60多年照顾小叔子的历程。那时,计棕英一天出三次工,晚上还要回家操持家务。白天在外干活时,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小叔子,见缝插针回家照看,给他做饭、洗衣。在嫂子的照料鼓励下,小叔子学会吹笛子、传唱说书,还在生产队当上了饲养员。

  上世纪90年代,计棕英家庭屡遭变故。先是婆婆去世,计棕英的三儿子又因意外身亡,丈夫因亲人离世深受打击,也于1994年撒手人寰。接连失去三位亲人,悲痛不已的计棕英,没有忘记公婆、丈夫的叮嘱,一边拉扯自己的6个儿女,一边照顾小叔子。晚年时,计棕英多次拒绝跟随儿子到县城生活,坚持留在村里照顾小叔子。2018年1月,75岁的小叔子因病去世。计棕英用65年的不离不弃,书写了家庭亲情的感人故事。

  她的故事成为街坊邻里的美谈,也深深涵养着大家庭的美好家风。如今85岁的计棕英四世同堂,一大家人过得和睦幸福,孩子们个个孝顺。计棕英的子女们争先恐后赡养老人。老人的小女儿以母亲为榜样,孝敬公婆,被评为当地的“好媳妇”。

  央宗对残疾丈夫不嫌弃、对家庭不抛弃,用行动默默诠释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情的守护。

  央宗丈夫杨显斌,在1999年12月的一场意外触电事故中受伤造成双臂高位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那时孩子才一岁多,匆忙把襁褓中的儿子交给亲戚看管,她陪护丈夫住院治疗。突然从一个壮年男子成为重度残疾人,丈夫一时难以接受。央宗找到医生,学习护理、制作食物和心理疏导知识。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鼓励他坚定生活的勇气。丈夫病情好转可以下地走路了,为帮助丈夫练习平衡能力,她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帮助他一步步往前挪动。那段时间,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22年来,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精心设计便于丈夫生活自理的小工具。央宗的坚强与乐观、关爱与帮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儿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好品质。2016年,儿子考上了大学。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她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总是抽出周末时间陪婆婆聊天,帮婆婆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

  2013年,公司为了照顾这个特殊家庭,给央宗调整了工作,让她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丈夫。她感恩组织,友善朋友,工作中脏活累活抢着干,能帮同事的都尽力帮。工作和生活中她都乐观坚强。

  冯玉琴所在的康养中心,服务照料104位特困供养人员。她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像对待亲人一样精心照料每位老人。她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力求做得更好。一位老人患血管瘤,病危期间,冯玉琴就像照顾父母一样,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有4位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她每天都要去查看护理情况,主动帮助老人洗澡洗脚、换洗衣服、翻身擦身,老人们虽然长期卧床却从未出现过褥疮。冯玉琴的真情付出,换来老人们的信任。

  有位老人刚来时性格偏激、脾气暴躁,经常动手打人。冯玉琴总是及时赶到现场,先安抚老人情绪,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终于使老人逐渐改掉了坏脾气。后来,老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老人聊天散步,还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冯玉琴针对老人们的特点,先后建立多种文体小组,开展下棋、打牌、健身、唱歌、做手工等活动。每逢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她都会组织老人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比赛和节日会餐,每月邀请社会组织和文艺团队为老人举办文艺节目表演,康养中心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她是一位伟大母亲,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抚养两个失去双亲的侄子长大。她二十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大侄子,给予他最温暖、最珍贵、最特殊的“母爱”。

  1993年,乔来生的小叔子和妻子因意外去世,留下年仅3岁的双胞胎侄子,其中大侄子还因高烧患上脑瘫。看着两个无依无靠的侄子,乔来生毅然决定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为治好大侄子的病,乔来生和丈夫四处寻医问药,花光家中积蓄,就向身边的亲戚借。治疗费用使家里入不敷出,日子更加清贫。不幸的是,大侄子6岁时,病情加重,只能躺在床上或倚靠在轮椅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每天,大侄子的吃喝拉撒、穿衣睡觉,全靠乔来生照顾。因为常年操劳,乔来生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但她却从无怨言。一万多个日夜,大侄子对于婶娘的无私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人劝过乔来生,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减轻点儿负担。可乔来生说:“那哪行!他在我身边我才放心。”一句简单的话语,承载着乔来生二十八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承载着一份特殊且珍贵的“母爱”。

  在儿子脑瘫残疾、丈夫患病去世的双重打击下,刘小凤自信坚强、乐观向上,用爱心孝敬公婆,用信心育儿成才,把一个连吃饭走路等生活技能都无法独立完成的脑瘫儿童培养成“荣誉研究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1992年9月,刘小凤的儿子出生不久被诊断患有脑瘫,面部、双手、双脚均严重畸形,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写字、走路。儿子到了入学年龄却不能跨进学校大门,刘小凤和家人就买回各科教科书,在家辅导孩子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2011年,“高中毕业”的儿子开始憧憬大学校园。刘小凤多方联系,积极沟通,最终儿子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无法握笔写字是考试的最大障碍,他只能做选择题。尽管如此,所有科目选择题总分280分,儿子考了262分,其中数学科目选择题部分得了满分。毕竟,262分的考分太低,儿子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大学梦似乎就要破灭。刘小凤没有放弃,孩子也不愿放弃。经过多方努力,兰州大学接纳了儿子。儿子终于踏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以旁听生的身份成为兰州大学 “2011级本科生”。如今,儿子已在兰州大学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正在攻读博士。儿子的经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励志榜样,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领导授予他“荣誉研究生”称号。

  2008年刘小凤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她既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又要照顾年迈的公婆,生活的担子更重了。她坚持每周带儿子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老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尽心操持。为方便老人生活,刘小凤把自己的电梯房留给两位老人。公公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和闺女一样亲。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校长。

  刘秀祥从小照顾患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长大后去外地求学也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用孝心孝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刘秀祥4岁时父亲去世,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外出打工,留下他同患有精神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相依为命,他幼小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读初中时,他带着患病的母亲一起进城,与母亲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建一个草棚居住,靠捡废品、打零工等维持生活。上高中期间,他带着母亲,租下农家闲置的猪圈当家,继续打零工、做家教维持生活。2008年高考,考入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之后,他又背起母亲远赴异乡求学,坚持边上学边打工照顾母亲。在大学里,他用打工挣到的钱资助3名中学时一起捡废品的弟弟妹妹继续上学,其中两人考上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工作,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教书育人。

  从走上讲台那天起,刘秀祥就将全部心血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除了照顾母亲外,他大部分的收入和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他曾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争取到资助金1000多万元,资助学生2700多人。

  刘明启像对待亲人一样,全心照顾一对父子,用20年时光诠释人间大爱。乡亲们称赞他是有孝心、有情义的好青年。

  同村村民崔久成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母亲去世早,父亲年老多病,生活十分艰难。16岁的刘明启隔三差五地就往崔家跑,为他们送吃送喝,帮着打扫卫生、干农活。刘明启的哥哥也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低保政策出台后,村委会见刘明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主动照顾崔家父子,生活压力很大,就主动为刘明启的大哥争取了低保的名额,但刘明启却说:“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需要低保的人还很多,先给他们办吧。”

  2005年,刘明启结婚后的第三天,就在全家人特别是新婚妻子的支持下,把崔家父子接回自己家照顾。父母、大哥、奶奶、姥姥、崔家父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2008年,崔父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刘明启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给老人洗脸擦身、喂饭喂药,半夜还要起来给老人翻身,一照顾就是3年,直至老人去世。2008年,崔久成行动有些不便,刘明启带他去北安、哈尔滨的医院看病,来回的路费、诊疗费、药费一次就花了1万多元。

  女儿出生后,妻子需要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地里的农活都落在刘明启一个人的身上。农忙时节,他一边抢时间种自己的地,一边还靠开大型机械代耕挣钱。有一次秋收,他一干就是六天六夜,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随便吃口东西,累了想想自己的一家老小,一下子就精神了,他觉得为了他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刘羲檬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打理家中大小事情,用柔弱的双肩为母亲、为整个家庭撑起一片天。

  刘羲檬出生后不久,母亲生病瘫痪在床,父亲离家出走,刘羲檬被寄养在姨妈家。3岁时,她回到母亲身边,开始学着拿馒头、黄瓜喂母亲。她4岁学做饭,锅台高,够不着,只能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脸和胳膊不时被沸腾的米汤、飞溅的油滴烫伤。6岁开始,她每天帮母亲穿衣、洗漱。每次帮母亲如厕,对年幼的刘羲檬而言,都是历尽艰难。有时力气用尽,母亲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为了不让母亲受伤,刘羲檬用瘦弱的身体挡护倒下的母亲和沉重的椅子,经常被砸倒在地。在母亲的哭声中,她挣扎着站起来,安慰着母亲,又一次继续,她经常被砸得伤痕累累。

  上学后,由于学校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为了不让母亲饿肚子,早晨上学前,她都会做出两顿的饭菜,端到母亲床前手能摸到的地方。晚上放学后,她小跑着回家,给躺了一天的母亲翻身擦洗,做好晚饭,把家里打扫收拾好。

  由于长期瘫痪,母亲全身大部分关节都变形扭曲了,非常疼痛。听说可以减轻病痛,刘羲檬10岁时便学会中医,每天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揉、点、按、压着母亲的穴位。10年过去了,她坚持每天为母亲,现在每个部位的轻重她都拿捏得很好。

  刘羲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优异,在得知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录取后,她当即决定:“带着妈妈上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照顾母亲。

  衣爱娟淳朴善良、为人诚恳,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自己的婆婆、养母和生母,以孝心和孝行诠释孝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被邻里传为佳话。

  婆婆在世时,衣爱娟处处顺着婆婆,从没和婆婆红过脸。婆婆自1986年搬来与他们夫妻同住,一起度过了34年。衣爱娟每天早起去市场买回新鲜的蔬菜,变着法儿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婆婆爱吃瓜子,但没有牙齿,衣爱娟就剥好瓜子仁放在小碟子里,方便婆婆随时食用。婆婆早上爱吃花生酱拌粥,家中就准备了多种不同口味的花生酱。早上起床后,她首先要到婆婆房里嘘寒问暖,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去老人屋里,看看被子盖得严不严,老人睡得好不好。婆婆爱干净,衣爱娟每天都帮她擦洗身体,一年到头不曾间断。

  养母有咳嗽的病,因为季节和气候变化常常发作。衣爱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丈夫商量后,她暂时放下地里的农活,在家专门陪伴养母。在她精心的照顾下,养母慢慢好转康复。

  2020年,享年107岁的婆婆和100岁的生母相继去世,衣爱娟全心全意照顾养母。在衣爱娟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继承了妈妈的良好品德,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个大家庭的老老少少都会相聚在一起。周围的村民被衣爱娟的孝心感动,纷纷学习仿效,整个梅桥村形成浓厚的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

  许迎春是公婆眼里的亲闺女,是帮助重疾丈夫实现公益梦想的好伴侣。19年间,她始终如一,操持家里家外,精心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奉孝床前为公婆养老送终,用真情和孝心撑起一个温暖有爱的家。

  许迎春的丈夫谭纯慧从小患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症(俗称“瓷娃娃”)。2002年,许迎春千里迢迢从四川远嫁到辽宁锦州,陪伴在谭纯慧身边。许迎春的丈夫虽然身患重度残疾,但身残志坚。作为网站新闻编辑,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时分。不管多晚,许迎春都一直陪在他身边,或者帮其整理资料或者为其。为让丈夫释放工作压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许迎春考取驾照,开车带着丈夫去旅游。为帮助丈夫实现公益梦想,许迎春考取社工证,帮助丈夫成立锦州市“瓷娃娃”爱心协会,为危重病残疾人士提供救助服务。如今,在许迎春细致入微的照顾下,她的丈夫58岁依然精神饱满地工作。

  2016年,许迎春的婆婆患重病,生命垂危,经过她的精心照料,转危为安,但从此坐上轮椅。天气好时,许迎春就带着丈夫和婆婆一起到公园、商场逛逛,每次出行她都要来回搬动两个轮椅,分别抱着丈夫和婆婆上下车。2020年,88岁的婆婆卧床不起,临终前的3个月,她每天下班后陪在身边昼夜守护,尽全力悉心照料。

  孙梅丽,女,汉族,1968年2月生,预备党员,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永兴社区居民。

  孙梅丽的公公婆婆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经常需要住院疗养。多年来,孙梅丽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在两位老人身边悉心照料,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孝道与真情。

  孙梅丽的婆婆患有帕金森、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2003年,公公因为心梗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两位老人每年要住院两三次,每次住院,孙梅丽都在病床前细心伺候,尽心尽力为老人调理膳食。20余年来,她精心照顾老人生活,抽空就到处为公公婆婆求医问药,在当地树立了“好儿媳”的典范。

  2009年4月,孙梅丽的婆婆因为腰部骨折在医院做手术,当时正值旅游旺季,医院附近所有宾馆都客满,找不到住处,孙梅丽夫妇两人轮流排班,一人陪在病床前,一人就窝在车里过夜,整整持续一个星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孙梅丽积极把家庭的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全社会,成就大爱。她发起成立的三门峡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已吸纳志愿者1.5万人,先后成立10个“关爱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队,累计为敬老院、社区560名老人提供服务78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2万多小时。

  李洪生,男,汉族,1947年9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一社区居民。

  40多年来,李洪生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妻子,用真爱为妻子撑起一片晴空。不离不弃,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

  1968年秋天,21岁的李洪生经人介绍结识了王华清,一年后结婚。从1975年开始,妻子时常觉得四肢无力,李洪生带着妻子到乌鲁木齐各大医院求医问药,但妻子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1986年,刚刚40岁的王华清已经无法行走。

  1991年,王华清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绝望的王华清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李洪生温柔而坚定地对王华清说:“别担心,只要人在,家就在,我会一直陪着你。”因为李洪生的坚定和坚持,王华清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多年来,李洪生白天给妻子洗漱、喂饭、喂药,晚上定时帮妻子翻身。为了避免妻子久卧在床出现肌肉萎缩,李洪生坚持每天为妻子,放松肌肉。家庭的困难没有让李洪生对工作产生懈怠,每天上班前,他都将妻子安排妥当才放心出门。

  2007年李洪生退休后,成了妻子的“专职保姆”。王华清血糖高,李洪生就经常做一些苦瓜、山药等清淡的菜,每日三餐科学搭配。“他把我的嘴都养刁了!”王华清满脸幸福地说。2020年,王华清突然特别喜欢吃豆腐脑,一年多来,李洪生每天早上步行20多分钟为妻子买豆腐脑。他还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经常拉着王华清在农场周边散心。2015年老两口还回了一趟王华清的老家四川成都探亲。丈夫多年的陪伴与守护,让王华清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

  杨会芳从小就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她带着父母上学,书写了大孝至亲的感人诗篇。

  杨会芳母亲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在她6岁时突发脑梗死,导致半身不遂。从此,在左邻右舍帮助下,年幼的她便扛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开始学习给父母洗漱、做饭、喂饭、喂药以及收拾家务。为了能让父母生活得好一些,她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就去打零工挣钱养家。在随后几年中,杨会芳家里又遭遇了不幸:母亲突发心脏病,父亲失明,随后又发生脑溢血并从此瘫痪在床……杨会芳变得更加坚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的病情趋于稳定。

  18岁那年,杨会芳考上了大学。经过几天深思,她决定带着父母去上学。杨会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简陋小院,每天一放学,她就骑电动车回家照顾父母,有课的话再赶回学校。她总以坚强乐观的面孔出现在人前,从未主动跟人说起家里的困难。在校期间,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会芳带着父母求学的事情被媒体报道,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帮助。2012年一家医院主动联系她,将其父母接到医院的养老院免费照顾。

  对于他人的帮助,杨会芳心存感恩,总是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工作后,在业余时间她经常投身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2018年杨会芳当选为河北省代表,积极为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提出建议,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会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40多年里,杨善文照顾重病的父母、关爱精神残疾的弟弟、拉扯年幼的女儿,生活对他“风雨交加”,但他用爱心、耐心、恒心支撑起这个家,用大爱书写至善人生。

  杨善文14岁时,父亲因劳累过度患上慢性肾病,无法再干重活。不久,他的弟弟查出心脏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家里本就贫困,为给弟弟凑足医药费,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辍学回家,干农活、下工地,省吃俭用。一年后,在老师再三劝说下杨善文重返校园。学校离家有4公里路,他每天放学都跑回家,帮着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弟弟逐渐康复。没多久弟弟又患上了精神疾病,杨善文几十年来背着弟弟辗转多地求医。弟弟病情发作时割腕,失血过多,他为弟弟输血,将弟弟救了过来。

  父亲的肾病由于没有及时妥善治疗,2005年发展为尿毒症,生活无法自理,这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杨善文牵肠挂肚。一有时间,他就赶回几里外的家,为父亲端茶送药。为了支付父亲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费用,他利用休息日耕地种粮、做小工,任劳任怨。父亲心疼儿子,不愿治疗拒绝吃药,他总是耐心劝说;父亲心情不好骂他,他从不抱怨,几年如一日帮老人、翻身、擦洗,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换洗衣服。2010年父亲过世,两年后母亲又被确诊为胰腺癌、胃癌并发,住进了医院。四处借钱完成手术后,他把母亲背进了自己住的单位宿舍精心侍奉,自学打针、换药、清洗伤口、包扎伤口等护理技能。

  因生活困难,妻子在女儿蹒跚学步时就外出打工,杨善文既当爹又当娘,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年幼的女儿。杨善文的孝行与仁爱使女儿耳濡目染,懂事的她也时常帮助做家务,为爷爷捶背。

  在部队,他是英勇善战的装甲兵班长;在家里,他是可以倚靠的顶梁柱。来代俊六十三年如一日,不离不弃陪伴照顾病妻,含辛茹苦抚养4个孩子长大,用坚毅的肩膀撑起一个家,诠释着忠诚与担当的家国情怀。

  1953年2月,新婚燕尔的来代俊在妻子的鼓励下,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前线岁的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孩子由于患病,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妻子受到打击,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只能长期吃药稳定病情。为了给妻子治病,来代俊跑了多家医院为她诊断、买药。一开始,妻子的治疗态度还算积极,慢慢地,只要一看到药,她就变得十分抗拒。为了“哄”妻子吃药,来代俊想尽了办法。日复一日,从吃喝拉撒到洗澡洗衣,他精心照顾着妻子。这一照顾,就是63年。

  几十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妈,照料着孩子长大。为挣工分,来代俊背着孩子犁田翻土;为补贴家用,他趁赶场天到街上帮人剃头补鞋,成为远近闻名的“补鞋师傅”……来代俊还赡养并安葬母亲、继父、岳母等多位老人。即便如此,来代俊却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没提过任何要求。

  2021年1月,90岁的妻子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人世。结婚70年服侍老伴63年的来代俊,送走老伴后思念成疾,住院一个多月。儿女带着各自爱人轮流照顾父亲直至出院。来家儿孙们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乡邻们以他们为榜样,孝老爱亲、仁贤厚德在这里蔚然成风。

  2002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2013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书籍,自学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18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邹晴从10岁起独自照顾患病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为了照顾母亲,她放弃进重点中学读书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卫生学校,后又考入大学学习护理专业。多年来,邹晴在哪里,她就把母亲带到哪里,悉心陪伴照料。带着母亲上学,邹晴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母亲擎起一片天。

  邹晴的母亲患有先天性脑瘫和小儿麻痹症,父亲脚有残疾。2011年,邹晴的外婆和父亲因患癌症相继去世,留下孤儿寡母和为给外婆、父亲看病欠下的高额医药费。亲人离去和经济困境一度让母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10岁的邹晴坚强地从痛苦中站起来,想尽办法鼓励母亲、温暖母亲、逗母亲开心。由于母亲肌肉出现萎缩,无法正常行走,生活不能自理,邹晴每天清早起床帮母亲穿好衣服、洗漱、做好早餐,出门之前扶着母亲上完厕所;下午放学后立刻赶回家煮饭;晚上为母亲洗脚、擦身,料理家务。夜深了,母亲休息后,她才有时间做功课。2016年,邹晴以优异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她选择就读卫生学校。

  读卫生学校后需要住校,邹晴作出一个决定:带着母亲去上学。邹晴带着母亲租住在学校附近,开始了“陪读”生活。2019年9月,已经毕业到卫生院工作的邹晴通过努力,考上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护理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大学期间,邹晴仍然带着母亲一起上学,尽管生活异常艰难,她都始终如一照料着母亲。在实习期间,工作、学习十分忙碌,她依然一如既往照顾母亲。在她多年的悉心照顾下,母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气色也越来越好。

  沙尼汗·艾塔木,女,维吾尔族,1962年12月生,中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

  沙尼汗·艾塔木心怀仁慈孝爱的心,无微不至照顾常年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孝心孝行建设幸福和谐文明家庭,她是社区家喻户晓的好儿媳。

  沙尼汗·艾塔木的婆婆患有严重关节炎,不能走路,2005年病情恶化瘫痪在床。每到晚上,婆婆的腿疼得睡不着时,她就起来给婆婆揉腿减轻病痛。天气晴朗时,她把婆婆背到门口晒太阳,带婆婆到外面散心。每天按照婆婆的口味做饭,为老人洗脸擦身、洗脚,服侍老人吃饭服药、换洗衣服。怕婆婆寂寞,还经常邀请邻居到家里来陪婆婆聊天。有一次婆婆生病了,她背着老人跑到1公里外的门诊打针。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沙尼汗·艾塔木却六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婆婆,直至老人去世。婆婆临终前流着泪拉着她的手说:“来世你还做我的儿媳妇。”沙尼汗·艾塔木孝敬老人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子女,也感动着左邻右舍,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找她聊天,时间长了,她的家成了“老人俱乐部”。

  2010年春天,街道和社区找到沙尼汗·艾塔木,希望能在她家的小院开办居家养老点,让社区的空巢老人能有个幸福的晚年。在丈夫大力支持下,他们刷房子、铺地砖、打扫院子,首批8名空巢老人接到家里,“情暖空巢”居家养老点运行起来。因为服务周到、体贴入微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今,居家养老点共有36名老人,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0多岁,每一位老人在这里都得到她精心照顾,她也成为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沙尼汗·艾塔木的大爱情怀得到群众广泛认可,2017年,阜康市委投资150余万元建成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由她继续负责,为辖区60名老人提供“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养老服务。

  沙尼汗·艾塔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沈亚秋,女,汉族,1974年3月生,中员,江苏省如东县城中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

  20多年来,沈亚秋悉心照顾身边的3对“父母”:丈夫已故女友的父母、公公婆婆、丈夫的伯父伯母。她和丈夫已故女友的父母组成一个特殊而幸福的家庭,她尽心侍奉全身瘫痪的婆婆和身患癌症的公公,她用细致入微的照顾陪伴无儿无女且重病卧床的丈夫的伯父伯母。

  她是心怀大爱的好“女儿”。1997年,在童店乡文化站工作的沈亚秋与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张恒俊相识,两人互生好感。张恒俊告诉沈亚秋,已故女友莫某当年确诊白血病临终前,自己答应过要把她的父母当成自己父母一样孝顺。沈亚秋被眼前这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深深地感动了,表示愿意和他一起照顾两位老人!沈亚秋不仅将自己女儿名字中间加上了莫姓,更在莫母生病的7年中如同女儿般悉心照顾。莫母去世后,沈亚秋又以女儿的身份料理后事,并将莫父接到县城,跟他们一起生活。

  她是弘扬孝道的好儿媳。沈亚秋尽心侍奉公公、婆婆。婆婆由于患脑梗,一次中风摔倒,引发股骨破裂,致使全身瘫痪,长年卧床,同时还患有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护理难度非常大。公公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亚秋带着老人四处寻医,在2013年沈亚秋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她对老人的悉心照顾也丝毫未减,直至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她是倾情陪伴的好侄媳。对无儿无女丈夫的伯父、伯母,沈亚秋也给予了精心的照顾。二老相继中风落下偏瘫的后遗症。生活中,买米买油、买药看病、大事小情,都由沈亚秋操心。2018年,伯母病情恶化,沈亚秋侍奉在老人床前,喂饭送水,递汤送药。伯母去世后,伯父的身体也转差,沈亚秋几乎每天都守候在老人身边,侍奉左右,直到8个月后伯父离世。

  沈亚秋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张子玉四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盲妻,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挚爱演绎一段爱情佳线年,泥瓦匠出身的张子玉和王爱林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儿子出生后不久,妻子突患“视网膜血管疾病”继发青光眼,面临失明危险。从此,张子玉停掉刚起步的生意,带着妻子求医问诊,花光全部积蓄,欠下巨额债务。不论严寒酷暑,他都是半夜起床,到医院排队挂号,每天熬药、做饭,宽慰照顾妻子。虽然做了4次手术,吃了很多药,但仍然没有治好眼睛。妻子因病痛和失明,对生活失去希望,更不想拖累丈夫,曾几度动过轻生的念头。但张子玉说:“爱林,你放心,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陪着你!”

  通过努力打拼,张子玉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让妻子快乐起来,他经常带着妻子外出旅游,和同事、朋友、同学多联系交流,参加公司里的各种活动,帮助妻子重拾自信。他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支持,成为支撑妻子生活下去的动力。在张子玉精心的陪伴照料下,妻子心境好起来,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张子玉对妻子的爱、对家庭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心存善良、充满爱心的良好家风,也深深地影响着妻子。2006年的一天,王爱林得知有一个学生因失去父母、拿不起高额学费而准备放弃读大学,就向丈夫提出资助的想法。张子玉当即同意,并和妻子一起到这个学生家中出资相助。从此,夫妇俩开始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爱心之旅。15年来,夫妻二人共资助40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张子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作为家中长子,张仁从十几岁起就和母亲一起撑起五口之家。几十年来,他放弃成家机会,一直悉心照顾瘫痪的母亲、年幼的弟弟妹妹,用爱和善良谱写一曲孝老爱亲的大爱乐章。

  张仁1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那时,姐姐出嫁不久,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年龄尚小,稚气未脱的张仁暗下决心,一定要替父亲撑起这个家。从此,他仿佛一夜间长大,在家忙里忙外不停歇,外出务工踏实肯干不偷闲,一门心思为家庭奔忙。家里虽然条件不好,但他努力挣钱,供弟弟妹妹3人都如期完成了学业。

  1996年,不幸又悄然降临。母亲因病瘫痪在床,给原本就困窘的家庭带来巨大冲击。为不连累弟弟,也为更好地照顾瘫痪的母亲,张仁坚持带着母亲搬离原先住所,在家门口简单盖起三间小屋和母亲一起生活。

  20多年来,张仁放弃成家的机会,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给母亲治病。他一边打工赚钱,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带母亲四处求医问诊,走到哪里都惦记着自己年迈、瘫痪在床的母亲。给母亲洗衣洗头、换洗尿布、洗脚,几乎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有时候,母亲感冒或是身体不舒服,张仁会利用工作空闲跑回家,看一眼才心安。

  如今,张仁在一家公司做装卸工。他在工作地附近租了房子,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顾母亲。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张志旺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的母亲和瘫痪的兄嫂,始终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用担当与坚守书写了一段感人故事。

  张志旺的母亲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张志旺二十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细心照料患病的母亲。母亲因为饮食不规律,经常便秘,张志旺就用手一点一点地帮她将粪便抠出来,不嫌脏、不嫌累。2016年9月,张志旺母亲哮喘病复发,一度心脏骤停,被送至重症监护室抢救。在花费了近20万元医疗费后,他毅然卖掉自己2套房产,几乎倾尽个人所有资产,为母治病。

  1998年春天,张志旺的二哥突然中风瘫痪在床。不久,二嫂也瘫痪了。因为兄嫂无儿无女,张志旺便承担起照顾他们的重担。2004年,二哥弥留之际,紧握张志旺的手。张志旺说:“哥,你放心,嫂子以后的生活我来管。”张志旺说到做到,他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嫂子,小到打扫房间、换洗衣被,大到求医问药、送院抢救,每一样都亲力亲为,无微不至,而这一照顾就是5年。2008年4月,二嫂心脏病发作,临终时,虽然说不出话来,但是眼睛一直看着张志旺,眼神里满是感激。

  张顺东,男,汉族,1974年6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李国秀,女,汉族,1969年10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二人系夫妻。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张顺东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的。”结婚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难上加难。李国秀靠双脚在地里劳动,还能用脚绣花、写字;张顺东凭借一只手学会驾驶农用三轮车,平时自己力所能及地搞点运输,减轻家庭负担。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鼓励支持下,不等不靠,坚持种田、养殖、赶集、卖货,用残缺的身体支撑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张顺东坚信:儿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现在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初中毕业后参加技能培训,靠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务工增收。

  夫妻俩虽然残疾,照顾自己都有困难,但从未因此放弃赡养父母的义务。母亲已经80多岁了,生活难以自理,夫妻俩把老人照顾得很好,老人经常夸:“顺东是个好儿子,国秀更是个好儿媳。”张顺东的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两个孩子成为孤儿,夫妻俩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使他们健康成长,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面对亲人,他不离不弃;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27年来,张清江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位残疾哥哥的生活起居,没有丝毫怨言。他为两个哥哥筑起一道爱的城墙,用实际行动演绎着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

  张清江的大哥先天性聋哑,三哥肢残、伴有智力障碍,两人都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娶妻生子。上世纪90年代初,张清江4年间痛失3位至亲,他的父亲、母亲先后病故,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8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儿子。张清江主动接过照顾两位残疾哥哥的重担,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整整3年,他常常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照顾两个哥哥,洗尿布、熬米汤、缝衣服、扦裤脚、挑水劈柴、洗衣做饭……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有人劝他把孩子送人,也有人劝他把哥哥送走。张清江一个都没有听,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咬牙也要把日子撑下去,照顾好哥哥们和孩子。

  两个哥哥虽然有残疾,却是张清江心尖上的“宝贝”。8亩耕地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张清江精打细算,除去日常开销,都是先紧着用在两个哥哥身上。大哥对吃感兴趣,遇到好吃的、没吃过的,张清江哪怕自己不吃也要买给大哥尝尝;三哥腿脚不好,时常腿疼,张清江隔三岔五就去县城给他买药。张清江对哥哥们很大方,却从不舍得为自己花钱,他穿的是村民送的衣服,吃的是咸菜。他们一家日子虽然清苦,但却其乐融融,充满和谐与温暖。有时张清江外出办事,时间稍微长点,大哥就会打着手势打听、三哥会用含混不清的语言,问他啥时候回来。

  如今,张清江的大哥74岁、三哥66岁,张清江也已经58岁,照顾两个哥哥,他依旧亲力亲为,给他们洗头、擦脸、刮胡子,细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街坊邻居提起张清江,总是赞不绝口。张清江说两个哥哥是父母留给自己的宝贵亲情财富,“照顾亲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村民们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蔚然成风。

  张景宏将5个侄儿侄女接到身边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照顾,含辛茹苦抚养6个孩子直至全部读完大学。她撑起了丈夫兄弟姐妹的9个小家;她精心照料年迈的婆婆,尽心伺奉老父亲。她是大家一致称赞的“最美婶娘”。

  1992年,25岁的张景宏嫁进赵本正的家,那时正是赵家最难的时候,丈夫的祖母、父亲和大哥、二哥相继去世。张景宏把丈夫两个哥哥留下的3个孩子接到自己家。1995年,张景宏的儿子出生。没多久,丈夫体弱多病的三哥将无力照顾的双胞胎女儿也托付给了她,“扩编”成9口人的大家庭,挤在不到80平方米的杂院里。在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她曾申请停薪留职去打零工,开过电话亭、送过报纸、做过搬运工。张景宏千辛万苦抚养6个孩子,直至他们完成大学学业。二侄子在学校填表时,“自作主张”在母亲一栏写下“张景宏”。新婚的大侄子带着媳妇跪在张景宏面前,泣不成声喊着“妈妈”!

  手足情深,日夜操持大家庭。丈夫兄弟姐妹9人,家庭难事众多,张景宏的家就像一个指挥部,谁家有事,她总是冲在前面。前些年,大姐重病、大姐夫半身不遂,外甥女生了双胞胎,前前后后都是张景宏操持。二姐半身不遂、二姐夫已去世,这些年也是张景宏帮助他们看病,接济她们。四姐患产后神经症20年,病情发作时只有见到张景宏才肯吃饭,都是张景宏夫妇定期给她打针、买药。

  张景宏和婆婆共同生活了15年,从未红过脸。婆婆患肺纤维化病,73岁时病情加重,她精心伺候在病榻前,成了婆婆的“专职”。老便解不下来,她就用手去抠,从不嫌脏嫌累。5年前,张景宏多年瘫痪在床的父亲病情急剧恶化,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她精心喂药服侍,帮助父亲奇迹般活了下来。在张景宏的照顾下,她父亲一次次闯过鬼门关,亲朋好友们都说,“这些年多亏了景宏这个好闺女!”2021年3月20日,张景宏年近九旬的父亲安详离世。

  张舜华是新安中医“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年少时,她以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希望,侍奉患病父母,照顾两个妹妹。结婚后,她支持爱人在外工作,持家行医一肩担,独自拉扯大5个孩子,躬身践行自强精进的家风家训。

  她孝感乡邻,传承医术继家学。张舜华年幼时,兄长突遭变故夭折,其父痛彻心扉,整日郁郁寡欢。年幼的张舜华暗下决心,传承家学,在陪同父亲出诊时用心观察,认真对照家藏古籍医案悉心揣摩。父亲患病后,张舜华成了家里顶梁柱,无微不至地侍奉双亲、照顾两个妹妹,孝道感动四乡八邻。张舜华聪慧孝顺,终得父亲传授祖传医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大夫。

  她内柔外刚,持家行医一肩担。张舜华与爱人李济仁结婚后,因工作原因分居两地长达22年。张舜华独自在老家拉扯大5个子女,既要出诊治病,又需操持家计,所有苦累都自己一个人扛。她常年身后背幼子、胸前挂药箱,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出诊,有好几次差点翻坠山崖,被群众称为“铁打身体、马不停蹄”。

  她传承家训,言传身教育子孙。张舜华秉承“孝悌忠信、自强精进”家训,从自身严起,培养孩子们勤学明辨、自强自立的品格。她手不释卷,躬身垂范引导子女熟读深究经典读物,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山上认药、采药。在她严格教导和悉心启发下,5个子女都事业有成,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

  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女,维吾尔族,1973年9月生,中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老干部处处长。

  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充满孝心爱心,以超出常人数倍努力,悉心照顾3家6位老人,精心抚养子女,支撑起和谐幸福大家庭,展现新时代女性的责任担当和传统美德。

  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的前夫是一名,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牺牲,当时女儿才刚满10个月。看着年迈的老人、幼小的女儿,她强忍悲痛,用一颗勇敢的心迎接生活的挑战,默默承担起照顾4位老人、抚育女儿的重任。

  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现任丈夫也是一名,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全国优秀党员”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丈夫的拼搏奉献,也是她对丈夫事业全力的支持,默默承担着照顾老人、孩子及家庭的重任。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热爱生活、重情重义,一如既往地照顾已故前夫的父母。在她的悉心照顾下,6位老人相处和谐,聚会出游,共享天伦之乐。近年来,有3位老人先后生病卧床,她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医院、单位、3个父母家成为她常态奔波的三点一线。她的艰辛和付出,亲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却说,我比别人多一对父母,收获的幸福和满足多一份,父爱满满,母爱充盈!在她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勤奋好学、贴心懂事,非常体谅妈妈的辛苦与不易,主动帮助照顾老人、承担家务。

  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对分管工作高度负责,用心用情服务单位近300位老干部,让老干部时时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阿依努尔·阿不力米提经常参与爱心助学活动,扶持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孩子,通过公益平台救济需要帮助的人,还时常去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亲人般的温暖。

  陈重私悉心照料残疾的母亲,克服同龄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带着瘫痪的母亲上大学,竭尽全力尽孝心。

  肩挑重担,不离不弃照顾病母。4岁时,陈重私的父亲因病去世;11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的母亲,又不幸患上红斑狼疮。从那时起,照顾妈妈,成了陈重私肩上的责任。2018年,为照顾母亲,陈重私毅然放弃省外求学的理想,选择留在海南读书,并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开学第一天,陈重私带着母亲走进校园,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守住这个家。大二时,陈重私的母亲再一次因红斑狼疮病情住院。陈重私每天都骑着电动自行车往返医院和学校,尽心尽力照顾病母。出院后,为挤出更多时间照顾母亲,他把时间分成细致的小段,心里默数着什么时候该喂母亲喝水,什么时候该为母亲,什么时候该赶回出租屋给母亲做饭。照顾母亲,成了他时刻惦念的责任。

  赤子柔情,勤工俭学挣家用。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陈重私刻苦求学,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校级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学习之余,他不仅申请学校勤工俭学岗位,还在酒店端过盘子,在超市搬过货物。每次应聘兼职,他只有一个要求:中午和晚上必须回家,“要回去给妈妈做饭。”陈重私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收到的每一笔捐款、遇到的每一位好人。一路走来,陈重私内心充满感恩。陈重私表示,“会继续好好学习,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爱和温暖传递下去!”

  30多年前,年轻的陈帼英不幸患上甲状腺癌,丈夫张允庆毅然在术后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挽救了她的生命;若干年后,丈夫遭病魔缠身,先后患上肝炎、脑中风、尿毒症等大病,陈帼英又担起照顾爱人的重担,直至丈夫生命尽头。

  陈帼英与丈夫张允庆相识于崇明长江农场,在相互关怀中,两人相知相爱,两颗年轻的心渐渐走近。陈帼英28岁时,被查出患上甲状腺癌,需要立即动手术,但她不敢把告诉年迈的母亲。手术前一天,面对“家属签字确认”一栏,张允庆毅然决然表示,“我来签!我陪着你!”随即签下家属告知书,让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手术很成功,但医生预言陈帼英可能只有3年的生命。面对巨大的打击,陈帼英甚至想过放弃生命。因怕拖累别人,她多次拒绝张允庆的关心。痴情的张允庆对她不离不弃。在张允庆的悉心照料下,陈帼英的身体奇迹般恢复。陈帼英33岁那年,两人喜结连理。

  婚后不久,张允庆不幸染上急性甲肝病毒性肝炎,经过治疗被抢救过来,但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几年后,张允庆再遭病魔袭击,突发脑溢血,医生当即开出病危通知。为了救丈夫,陈帼英不惜重金,购买药品为其治病。2006年,张允庆又患上了尿毒症,每周要到医院做两次血液透析……

  为了给丈夫治病,陈帼英30多年来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张允庆每次疾病发作都是她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将其送往医院。

  2019年,相伴30多年的丈夫不幸去世,陈帼英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失去丈夫的悲痛。在居委会和邻居们的关心鼓励下,她才逐渐走出阴影。之后,陈帼英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热情为居民服务。2020年,她挨家挨户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告知注意事项。

  2004年5月,陈燕梅的双胞胎女儿降生,却因先天性视网膜病变而双目失明。面对残酷的现实,陈燕梅勇敢面对。在她的坚持下,两个孩子3岁上普通幼儿园,不到4岁学习钢琴,6岁上小学,学古筝、学朗诵、学外语,练习瑜伽、游泳和象棋。她还锻炼孩子洗衣、煮饭、搞清洁,在生活上逐步学会自理。每逢暑假,陈燕梅和丈夫都会带上两个女儿外出旅游,上初中后,女儿们也没有因为眼睛缺陷影响成绩,她们已经养成自信、开朗的性格,并且学习成绩一直不错,钢琴演奏水平也越来越高。2016年,两人顺利进入郎朗音乐会琴童选拔赛,并获得由郎朗赠送的钢琴,姐妹俩用她们自信、乐观的表现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现在,姐妹俩在生活上已经完全可以自理。有一次,陈燕梅下班回家晚了,回到家后看到双胞胎女儿已做好饭菜,摆放好碗筷,双双坐在餐桌那里,安静地等着她回来吃饭。那一刻,陈燕梅热泪盈眶,她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为帮助更多特殊儿童走入社会,2012年,她毅然从普通班的语文老师转任到特殊教育岗位。在她的努力推动下,西樵中心小学特教班从最初的1个班5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2个班22名学生,西樵镇的特教力量从1名教师发展到现在有100人的关爱特殊儿童团队。

  自小被抱养的现水玲,从十几岁就用稚嫩肩膀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料重病“奶奶”和养父兄弟三人,不是亲生胜似亲生,被誉为不忘养育恩、坚守尽孝道的“好闺女”。

  26年前,刚满月的现水玲被奶奶一家抱养。奶奶有3个儿子,大伯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三叔患有语言障碍,只有养父尚能干农活、打零工,三人都没有娶妻生子,一家人生活非常贫苦。天生乐观的现水玲没有觉得日子苦,从小就十分懂事,帮忙照顾家庭。后来,养父也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十几岁的现水玲,就担负起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的家务活,洗衣做饭、下地干活样样在行。

  2009年,年迈的奶奶被查出咽喉癌,自此卧床不起。14岁的现水玲,承担起照顾奶奶的重担,也逐渐撑起这个家。每天按时给奶奶喂饭喂水、接屎端尿,每隔几小时给奶奶翻翻身,每隔一两天给奶奶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被褥。她担心奶奶躺着吃东西难以下咽,就给奶奶单独做一些好消化的流食。在现水玲的精心照顾下,奶奶卧床多年都没生过褥疮,炕上被褥也一直都是干干净净的。同时,她还要照料养父兄弟三人的饮食起居,照管地里的农活。

  2015年,奶奶过世。此后,现水玲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坚强地操持着这个家。养父兄弟三人一日三餐、添衣加饭,样样她得管;养父年龄大、身体多病,地里农活她得去干。另外,她一边努力干活挣钱、维持家用,一边偿还盖房欠下的债务。邻居们称赞她,这一家人多亏有水玲,苦了这孩子,是个好娃娃!现水玲说,长辈把我拉扯大,我就该为他们尽孝。

  现水玲长大后,村里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但她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对象“必须上门”。2017年,善良小伙儿成彦飞上门做了现家的女婿。婚后,夫妻俩同心协力,一起照顾3位老人,共同为老人尽孝。如今,丈夫在镇上打工,家里种了7亩多的花椒,盖房欠的债务也都还清了,加上村里给现水玲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给她的伯父、叔父申请了五保户,现水玲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林爱莲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丈夫的3个智障兄弟,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用10年时间还清了家庭7万元的负债。

  林爱莲嫁给黄培贤时,黄培贤家十分贫困,家中还有3个智力障碍的小叔子。婚后,夫妻二人生育2儿3女,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家庭和睦。1994年,大儿子意外去世,大儿媳妇抛下刚出生的孩子离家出走。丈夫因忧郁过度,不久离世。留下年迈的婆婆、3个智障的小叔子和襁褓中的孙子,还有因为给丈夫看病背负的7万多元债务。有亲友劝她离开这个家,但她毅然选择坚守。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她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千方百计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几近破碎的家在她的努力下,逐渐有了笑声。

  3个小叔子生活不能自理,林爱莲每天要为他们做饭、洗衣服,还要帮助穿衣、洗漱、如厕、系鞋带、剪指甲……有时,他们刚吃进嘴里的东西又吐出来,刚躺下睡觉又吵着起床……林爱莲不厌其烦地照顾,像照顾小孩一样。大小叔子喜欢到马路上玩耍,林爱莲经常跟在身边照看;二小叔子喜欢在田里玩泥巴,林爱莲每次都要为他清洗泥水。2018年夏天,二小叔子得了重病,皮肤、眼睛发黄,肚子鼓胀,奄奄一息。亲戚邻居都劝林爱莲准备后事,但她不忍心放弃,想尽办法救治。在她悉心照料下,二小叔子竟然奇迹般活了下来。3个小叔子不认得各自的衣服和鞋子,经常抢着穿,老是吵架。为此,林爱莲特地把他们的衣服和鞋子做上明显的标记或区分颜色,便于他们识别。在她的细心照料下,3个小叔子的日子过得也很快乐。

  她23年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用瘦弱的双肩扛起照顾家人的重担,用爱与责任呵护着至亲,支撑起家人的生命希望。

  23年前,易从梅一家的日子和和美美。1998年,易从梅的丈夫突然病倒,辗转宜昌、武汉就医,被确诊为渐冻症。随后,女儿也被确诊为渐冻症。2010年4月,女儿因手脚无力、走路不稳,不幸坠入水沟溺亡。易从梅还未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又传来噩耗:远在广州工作的儿子也患上渐冻症,那年他才22岁。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易从梅没有被打垮,而是选择坚强面对。

  每天清晨5点,易从梅起床做早餐,趁煮汤熬羹间隙,去照料父子俩起床、上厕所、洗漱。由于他们全身僵硬,胳膊和腿不能弯曲,给他们穿衣服这样的小事,都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然后再挨个把他们抱上轮椅,喂父子俩吃饭。忙完后,汗流浃背的她才能匆匆吃几口。这样的清晨,易从梅已度过了8300多个。

  安顿好家里的一切,易从梅又扛起锄头下地。为了挣钱养家,她一刻不停地劳作,种粮食、栽雷竹、打零工,样样都干。收粮的季节,她常常忙到凌晨。地里忙完,她又匆匆回家伺候父子俩起来上厕所,或帮他们翻身。每年农忙那阵,她既要忙地里的活,又要照料丈夫和儿子博业体育,几乎是没合眼,天就亮了。周而复始的23个春秋,她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地政府把易从梅一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性格要强、乐观积极的易从梅从不“等靠要”,拒绝了好心人让她把父子俩送到福利院的建议。她说:“他们是我的亲人,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要照顾好他们一天,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给社会添负担。”

  用担当书写坚强,用不弃诠释至爱。易从梅以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的精神,滋养了一方文明乡风。她用大爱温暖“渐冻人”的事迹,成为十里八乡自觉看齐的标杆。

  22年前的一场意外事故,造成儿媳瘫痪在床,周林香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成为儿媳的“双腿”,被人们称为“最美婆婆”。

  1999年的一天,儿媳李小香不慎骑车摔倒,脑部受伤严重,右半边身体瘫痪,丧失语言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周林香说:“小香是我的儿媳,也是我的闺女,我不会放弃。”

  儿子毛奕宣外出务工维持一家人生计。从那以后,几乎每天,周林香都要慢慢地扶儿媳李小香起床,梳头、洗漱、喂饭。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周林香整整做了22年。为了方便照顾,周林香把自己的床搬进了儿媳妇的房间,在儿媳病发痉挛翻下床时,她用自己瘦弱的双臂奋力地将儿媳挪。20多年来,每个晚上周林香都是半睡半醒,听到儿媳床上有一点响动就忙着起床照料,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每天烧水给儿媳擦澡、洗衣服、换床单,都是不小的体力活,周林香每次都给儿媳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里也打扫得干净清爽,没有一丝异味。

  刚病瘫在床的几年,李小香一度郁郁寡欢、灰心丧气,脾气也变得急躁。为了缓解儿媳的焦虑情绪,周林香经常喊上邻居一起陪李小香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周林香就会推着轮椅带儿媳出去散步、晒太阳。知道李小香喜欢看电视,周林香请人在床边安装上电视。空闲的时候,周林香陪着儿媳一块看看电视、解解闷。久而久之,李小香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了解到周林香家的困难后,镇、村干部积极帮扶。2014年,周林香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为他们申请了低保、残疾人补助。现就读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孙女毛燕每次提起奶奶对妈妈精心的照顾,总是泪流满面。她表示要从奶奶手中接过爱的接力棒,照顾好妈妈,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

  人到中年的周琼,遭遇婚姻变故、母亲瘫痪、前夫突发疾病成为植物人等一系列家庭不幸,自立自强,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倾尽所有、尽己所能对他们进行治疗、照料,广受好评。

  2010年,周琼的母亲突发脑梗瘫痪不起,父亲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压,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照顾。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起初能坐轮椅的母亲发展到卧床不起,每天吃喝拉撒都需要周琼照顾。周琼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经营小餐馆,虽然很辛苦却毫无怨言。在周琼的感召下,当时还是男友的付兵贵,主动帮助她照顾老人。由于悉心周到的护理,卧床10多年的母亲没有长过褥疮,逢人就夸孩子们孝顺。

  2016年7月,前夫突患脑出血送医抢救。前夫没有再婚,父母也拿不出医疗费。虽然离婚了,但前夫与儿子还有父子亲情,周琼毅然决定帮助前夫看病治疗。为了筹措高昂的医疗费,她把为儿子准备的婚房低于市场价卖了。手术、治疗、护理,前前后后花去80多万元的积蓄,一年后前夫成了植物人。她为更好地加以照顾,把前夫接回自己家里。同时照料重病的母亲和前夫,有时让周琼实在忙不过来,精力上捉襟见肘。这时,未婚夫付兵贵又主动承担起护理前夫的责任。这让周琼非常感动,也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后来,二人结了婚,共同支撑起这个家。

  周琼在温暖家人的同时,也不忘帮助别人,经常参加公益献爱心。在周琼的提议下,丈夫、儿子和她一起加入了当地公益志愿者团队,团结更多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她们协助和策划举办公益活动20余场次,每年都多次筹集资金,购买衣物、文体用品,捐赠给瑶家大寨贫困学生。周琼夫妇还结对帮扶5名贫困生,帮助勐养镇八家寨1名因脑梗瘫痪的贫困村民进行康复训练。

  妹妹,女,藏族,1987年12月生,中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达拉乡牙拉村甘沟组村民。

  妹妹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爱情怀,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赡养同村的3位患有智力障碍的“亲人”,实践着“活着我养、死了我送”的承诺。

  2007年,妹妹看到村里患有智力障碍的老人阿甘,善良的妹妹深感同情,决定把老人接回家,当亲人一样照顾。起初,老人怕成为妹妹的累赘,说什么也不同意去她家,妹妹执拗不过便坚持每天去帮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屋子,有时做好饭送过去给他吃。老人看到妹妹来回奔波十分辛苦,终于答应住到妹妹家。

  2008年,妹妹的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两岁的女儿、襁褓中的儿子以及老人阿甘。丈夫的离世让原本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面对困境,妹妹擦干眼泪,背着小儿子每天起早贪黑做农活,再忙也要让老人按时吃上饭。每次,先伺候老人吃饱,再喂两个孩子,到自己吃时往往饭菜已经凉透了。妹妹家几度面临揭不开锅的窘境,她依然没有放弃,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安排着一家老小的生计。为了增加收入,妹妹学习种植藏中药材脱贫致富,还成为村里第一个学会开拖拉机的女司机。

  2009年,妹妹途经同村患有智力障碍的母女克木亚、阿达家门口时,看见屋里全是烟,冲进屋内端水灭火。原来,女儿阿达一天都没吃饭,生火做饭时引着了炉子边的柴火,差点酿成火灾。善良的妹妹非常同情克木亚母女的境遇。尽管照顾阿甘老人已经十分辛苦,但她还是毅然决定承担起照顾克木亚的责任。为克木亚母女收拾屋子、做饭、洗衣、劈柴,有时带着阿达拾柴、折蕨菜、采蘑菇,售卖采摘的野菜,换回米面和生活必需品。克木亚、阿甘老人先后因病去世,妹妹为老人送葬。“我会继续照顾好阿达姐姐,让她老有所依。”这是妹妹对克木亚老人的告慰。

  赵艳霞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祖公婆、婆婆两代3个老人。她用勤劳的双手构筑起幸福生活,是人人称道的孝顺好孙媳、好儿媳。

  赵艳霞结婚前,就知道未婚夫有年迈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但她还是毫不犹豫选择嫁过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婚后一年,公公因公离世,祖公婆难以承受老年丧子之痛,一,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落下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在变故面前,赵艳霞没有退缩,主动承担起看护祖公婆的责任,端屎倒尿,嘘寒问暖,悉心照顾老人日常起居。为防止祖公婆因长期卧床生褥疮,她每隔几天就会用温开水给老人周身擦洗一遍。她还利用空闲时间,四处求医,学习中医理疗等,帮助体弱多病的婆婆尽可能恢复。在她的悉心照料下,3位老人的身体日渐好转。赵艳霞恪守孝道,相继给祖公婆、婆婆养老送终。

  在几十年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赵艳霞和婆婆从来没有红过脸,她总是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祖公婆在世时,逢人便说自己有一个好孙媳妇;婆婆生前也对自己的儿媳妇赞不绝口。丈夫拿着单位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说全都是她的功劳,儿子的学习也十分上进。耳濡目染,她的儿子也很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

  赵艳霞无偿帮助无人照管的邻居大叔,妥善照顾独自留守的姑婆婆,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用实际行动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感染和带动全村人争做好公婆、好儿媳。

  “85后”壮族好媳妇赵福兰,在十余年时间里,和丈夫一起照料家中老幼亲人,将特困家庭转变为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小康之家。

  来自云南文山的赵福兰与丈夫石红波相识于深圳电子厂。她被石洪波细心体贴、奋发向上的精神所打动,跟随回到宜城市郑集镇八庙村。初到婆家,她得知婆婆年迈体弱,丈夫的两个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嫂子患上精神病后双目失明,侄女还在上学。面对此种境遇,她并未退缩,与石洪波组建家庭,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007年,赵福兰的孩子出生,但大哥也在同年去世,原本在深圳上班的石红波决定回乡务农,忙时种田、闲时零工,赵福兰则默默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婆婆因患白内障视力严重衰退,只能勉强走路,赵福兰就成了她的“眼”;二哥、三哥不会洗衣做饭,且需每天服药,赵福兰就成了他们的“手”;嫂嫂不能下床,赵福兰就成了她的“足”。懂事的侄女想要休学打工减轻负担,赵福兰百般敦促她安心读书,家里一切不用担心。在赵福兰的悉心照料下,婆婆恢复了精气神,二哥渐渐不用吃药,还能偶尔帮忙干活。侄女毕业找到工作后,每月仅留下基本生活费,剩余工资都寄回家。

  日子不仅要过得去,还要过得好。2009年,赊账购入三头猪仔后,石红波专攻养猪知识,赵福兰则全心看护喂养。打猪草、喂猪食、扫猪圈、整夜守着母猪生仔,在她的用心经营下,小两口的第一次创业取得成功。有了资金积累,他们又开始投资农田耕种和农机出租,把自家承包的耕地扩大到了百余亩,养猪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村里人都赞叹赵福兰是个能干的好媳妇。

  面对公婆体弱多病、小叔子身体残疾,胡珍待公婆如父母,待子侄如己出,济叔嫂若一家,扛起生活重担,撑起温馨幸福的家。

  1992年胡珍结婚时,丈夫一家都生活在农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婆婆患有骨质增生等疾病,身体抵抗力非常差,隔三差五病患不断,公公10年内经历了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丈夫5个兄弟姐妹,小叔子身体残疾,常年病痛缠身。作为儿媳妇,胡珍总是尽心尽力照顾两位老人,端屎接尿、送水喂饭,公公病情危重住院时也是通宵照看。平日里,老人逢人就夸胡珍“就像自己的亲闺女”。公公去世以后,婆婆很受打击,精神状态不好,胡珍经常开导婆婆,为她精心准备饭菜、做康复治疗,用无微不至的关爱打开老人的心结,让婆婆渐渐从痛苦中走出来,身体也渐渐恢复过来。为让身体残疾的小叔子得到更好的治疗护理,胡珍夫妇筹钱给小叔子在县城买了一套住房,帮助小叔子开了一家粮油店,改善他家的生活条件。家里家外在胡珍精心安排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2001年,小叔子因病离世,留下当时一双年幼的儿女。胡珍把侄子侄女接到身边抚养。20年来,胡珍对侄子侄女视如己出,悉心教育。为实现侄子的音乐梦想,胡珍省吃俭用支持小侄子考入音乐学院,学成后回到龙川成为一名教师。小侄女因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生活难以自理,胡珍不辞辛苦、悉心照顾。在胡珍的教育和鼓励下,侄女乐观知礼,身残志坚,被评为“龙川十大孝亲少年”。胡珍和丈夫还成立家族助学基金,每年奖励婆家、娘家品学兼优的后辈。20多年来,胡珍和丈夫资助侄子、侄女等共计9人读书,成长为公务员、医务工作者、教师等,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贡献。

  爱人顾伟力在执行任务中为救战友身受重伤,她身为军医悉心照料。他舍己救人、顽强乐观的精神深深打动着她,在明知他双下肢瘫痪的情况下,她毅然选择嫁给英雄,照顾他一生。50多年来,段肇谊与老伴儿相依、相爱、相守。

  1968年4月,顾伟力在施工任务中为抢救战友,被巨石砸伤,腰椎粉碎性骨折,后被转到段肇谊所在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住院期间,顾伟力坚强、乐观,不屈不挠地与伤病做斗争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段肇谊。经过深思熟虑,她做出决定:要一生一世照料下肢瘫痪的顾伟力,让他获得正常的家庭生活。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顾伟力被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按国家政策可在家安心休养,但他却说:“我半截子身子,但绝不半截子。”段肇谊了解丈夫的心情,一边照顾好他的日常生活,一边严格督促他每天加强下肢功能恢复训练,终于帮助顾伟力重返工作岗位,而且一干就是11年。

  随着时间推移,顾伟力的身体越来越差,2018年,他突发脑溢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段肇谊没有被困难击垮,体重不过百斤的她每天将老伴儿抱上抱下,喂水喂饭,陪他锻炼,无怨无悔。

  这一年,他们的长子因突发急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段肇谊和老伴做出决定,捐献儿子身上的有用器官。

  为救治身患重病的妻子,姚海军毫不犹豫地捐肝、卖房。姚海军对妻子的不离不弃、真情守护,生动诠释了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

  2014年年底,姚海军的妻子患上了严重肝病,需要尽快进行肝移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经检验,与妻子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没有一个能够匹配,姚海军经过检验,各项指标非常吻合,适宜做肝移植供体。他决定捐肝救妻。2015年3月,经过15个小时的手术,最终姚海军65%的肝脏被成功移植给妻子,妻子的生命得以延续。

  2019年4月,妻子肝病复发,必须进行第二次肝移植手术。妻子表示不愿因自己一个人拖垮一家人。但姚海军坚定地说:“你是我的妻子,与我相伴了20多年,为你治病是我的责任。”姚海军卖掉了家里唯一一套住房,凑钱为妻子进行了第二次肝移植手术,再次挽救了妻子。

  手术过后,姚海军悉心为妻子喂药、喂饭、洗脸、擦身、,一个人全天候看护,累了就在看护椅上睡一会儿。虽然很疲惫,但他还是努力打起精神安慰妻子。如今,姚海军妻子身体各项指标都已恢复正常,每天都按医生嘱咐坚持锻炼身体,一家人正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

  20多年来,班书举先后将丈夫大哥、二哥家的4个孩子带回家中抚养,丈夫去世后,一个人撑起这个大家庭。

  班书举与丈夫结婚不久,平静的日子就被接二连三的意外打破。丈夫的大哥大嫂因病先后去世,留下一个10岁的女儿无人照料;丈夫的二哥身体不好,二嫂精神失常,常年服药维持,两人没有能力抚养孩子,他们的3个孩子从出生起,就被班书举抱到自己家中抚养。2009年,班书举的丈夫在工地打工过程中遭遇意外,不幸离世。从此,班书举独自抚养孩子们,这一坚持又是10年。在村民看来,她就像铁打的,春夏秋冬、白天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