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业体育午间阅读|心与脑:认知的非理性时刻

2024-02-28 15:29: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业体育午间阅读|心与脑:认知的非理性时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伊森堡管理学院教授托马斯·基达在其所著的《认知陷阱:人类常犯的6个认知错误》一书中研究了人类如何形成信念以及如何做出决策,并探讨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犯的一些认知错误。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人是理性的,人在客观理性的计算下作出各种经济选择,或者是实现利润或效用最大化,或者是追求成本最小化。也正是基于理性人的计算,现代经济学才可以借助数学上的最优化方法推导出各种理论和命题。可以说,理性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如果假设人是不理性的,或不按理性的要求行事,那么一切似乎都是不确定的,也很难得出确定的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理性人只是一个假设;现实中,很多情况下人可能并不是理性的。我们会经常看见一些非理性行为,小到个人的荒唐行为,大到金融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似乎屡见不鲜。进一步看,认知和信念决定了行为,如果认知和信念是非理性和不客观的,那么所引致的行为很可能就是非理性的。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伊森堡管理学院教授托马斯·基达在其所著的《认知陷阱:人类常犯的6个认知错误》一书中研究了人类如何形成信念以及如何做出决策,并探讨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犯的一些认知错误,这些认知错误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而且我们似乎还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从个人来说,错误的认知和信念只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并由个人来承担后果,但从整个社会来说,错误的认知和信念产生的结果影响就大得多。萧伯纳曾说:“对我们的社会来说,真正的危险不在于人们不信什么,而在于他们轻信什么。”

  这本书的英文版在2006年就已经出版,并不算是一本新书,但其讨论的问题却并没有过时,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过时。该书讨论的大多数主题与两个领域相关,其中一个领域涉及判断和决策的心理学,它揭示了大量关于人们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步入思维误区的知识;另一个领域则是关于科学和伪科学的差异。书中研究的内容对于了解自己的认知和信念中的错误之处非常有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错误的认知和信念指导下作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曼德曾说:“思考是一个技术活儿。有人说人们天生就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无须学习,无须实践……这并非事实。对于头脑未经训练的人,不应该期望他们能清晰而有逻辑地思考,就像从未学习和练习过的人不会期望自己能成为优秀的木匠、高尔夫球手、桥牌选手或钢琴家。”对于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和信念也是如此。

  人类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在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去做一些事情。随着人类的进化,有一些倾向已经深深植根于认知过程,还有一些倾向的存在是为了简化复杂的生活和决策制定。从本质上说,信念是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是我们确信不疑的行动指引。那么,信念来自何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信念;有时候,信念来自快速的“直觉”反应;有时候,信念构建需要深思熟虑,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信念构建,如文化、教育、经历、家庭、朋友,等等。无论信念如何形成,一旦我们认为这种信念是正确的,那么这种信念就会被秉持,甚至奉为圭臬,并且对决策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不能否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做出很多明智的决定,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决策都是正确的,否则便无法很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然而,人类并不是完全理性、机械地做出决策也会犯下很多错误,甚至常常对自己的错误一无所知。作者在书中详细探讨了常犯的6个认知错误,包括:偏爱故事胜于数据、寻求印证自己的想法、忽略机缘巧合的作用、错误感知世界、过度简化思维和存在错误记忆。当然,6个认知错误似乎不够多,仔细思考一下就可以想到10个以上的认知错误。罗素曾指出,人是容易轻信的动物,必须相信点什么;如果一个信念并无好的理由支撑,那么,找点糟糕的理由也能对付。这本书提醒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认知和信念保持谨慎,其实人类并没有那么客观和理性,很多支持我们认知和信念的证据是不准确的,甚至错误的、有选择的。对自己的某些认知和信念非常自信的时候,需要思忖支持认知和信念证据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从人类社会演进的角度看,在大部分历史中,不同的人之间是靠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和知识的,这就会导致我们在基因中偏爱并看重那些以故事或个人叙述的形式传递的信息。故事总是精彩的、鲜活的、有说服力的。精彩的故事不仅可以增添生活的乐趣,还可以激发想象力,更能深深地打动他人。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对别人的故事特别感兴趣。这就会导致故事对认知和信念会有更大的影响。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写过《叙事经济学》一书,所谓叙事就是指具有感染力和能引起共鸣的故事,这本书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讲故事”如何成为经济活动背后的驱动力量,进而影响每个人的行为和生活。

  想想现在经常刷的各种小视频,几乎都是在以讲故事的方式传递信息,除了看娱乐视频,我们也愿意看一些真正传递知识的视频,有时候这些视频所传递的信息要比看一篇文章和一本书的影响要大得多。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大家经常向身边的朋友咨询一些信息,以买车为例,朋友的“现身说法”要比其他统计信息和研究报告的影响大得多。虽然朋友的说法只是个例,有一定参考作用,但并不能代表某种车型的整体情况,奇怪的是,朋友的个例却能影响决策。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好理解,与看不见摸不着的案例和报告相比,朋友的个案是鲜活的,就在眼前,其影响也必然会更大。

  故事的影响为什么这么大?因为人类天生就是爱讲故事,也是喜欢听故事,更愿意相信故事,而不是统计学家。虽然统计数据往往能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人类并不是完全客观理性的动物,无论什么原因,人的意识中,总会有一些想法和认知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想想自己在与其他人聊天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片段,如“我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这样做是不对的”等等,言之凿凿,似乎无可辩驳。正是因为意识中有些想法和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导致我们天生偏爱使用“印证自己的想法”这一决策策略,即格外看重支持自己的信念和期望的信息,或是自己情有独钟的信息,而对那些与自己信念相左的信息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这种只关注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的就像一种过滤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带来自我满足感。而且令人高兴的是,规避了矛盾的证据,似乎就有了更多证据支持先入之见,促使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信念更加自信。但选择性地关注信息和证据,从证据的样本上来说是有偏的,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认知和信念也很可能是错误的。

  寻求验证自己想法这种现象在经济预测领域似乎很常见。一些经济研究者似乎对预测乐此不疲,当政策或经济上出现了一些变化时,预测者就会认为正朝着自己预测的方向演进,从而认为自己的预测很准,而对与自己预测不一致的信息和情况却视而不见,甚至有意过滤掉。而实际上,无论是政策还是经济形势变化,虽然与预测者预测的方向一致,但背后的逻辑可能完全不同。本质上看,经济预测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博业体育官方APP,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1995年,《经济学人》杂志公布了在1985年举行的一场比赛的结果,这场比赛让不同背景的人预测未来10年英国的经济情况,结果却是一些环卫工人与4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组成的小组并列第一。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实际上,提高认知和信念的客观性,进而提升决策制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考虑被忽略掉信息和证据的重要性,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信息上时,就会对认知和信念进行更客观和理性的评估。

  人类天生就有寻找因果关系的倾向,愿意相信事出有因,对于一些事件总要找出原因,即使两个现象之间只是巧合,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我们也愿意相信二者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计量经济学中所说的伪回归问题。之所以希望在不同的事件之间建立因果关系,是因为确定因果关系后,就可以把握事件发生的机制,这样就会减少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因果关系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世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在早期人类社会,那些发现事物因果关系的祖先不仅幸存了下来,还将这种基因世代相传。例如,那些观察到火星点燃篝火的祖先开始学会取火,这让他们更易生存下来。

  一个常见的伪因果关系例子,来自金融市场投资。如果某位基金经理在一段时期内的收益表现比较好,就会有很多人认为他的投资能力是获得高收益的直接原因,这位基金经理也会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投资能力较高导致回报较高,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或许还真不是,短期内的投资回报很难说明问题。从本质上看,股票市场的走势很难预测,即使能对整体走势有一个基本判断,对于单个股票也很难准确把握。某位基金经理在短期内获得较高回报大概率只是机缘巧合,碰巧其所投资的股票涨势较好。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迷信。迷信是相信一件事会影响另一件事,即使这两件事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迷信行为往往是巧合的结果。一件事跟着另一件事发生,然后人们就会在这两件事之间找出因果关系。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篮球运动员在尝试一个关键的罚球之前拍了3次球,然后投中,他可能会把投中与拍球的次数联系起来。事实上,投中强化了拍球的做法,从而形成了一种投篮仪式,一种个人迷信,但本质上拍球次数与罚中并没有因果联系。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对迷信感兴趣呢?因为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许多事情不可预测,于是,迷信为很多人提供了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式。迷信行为能让人找到一种控制感,即在某种程度上行为能影响事情的结果。因此,迷信行为有可能在更不确定、更随机和不可控的情况下出现。

  对于很多非专业领域的人来说,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是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对于很多偶然性因素导致的结果,却被认为是必然的,并主观地在自己的认知中建立因果关系。实际上,“因”其实只是单纯的机缘巧合而已。寻根溯源的偏好通常很有帮助。但问题是,这种偏好在认知结构和思考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被过度应用了。

  人们以为自己所看到的、感知到的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但实际并不是这样。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感知是选择性地进行的,某些东西没有被看到是因为注意力不在那里。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期望与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即期待和想要看到什么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认知。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会误读这个世界,经常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特别是期待或想要看到什么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存在。研究已经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会产生幻觉,看到或感觉到了并不存在的东西。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大家正在看一场足球赛,喜欢的球队正在与劲敌角逐。那么,我注意到对方球队犯规的次数很可能会多于自己喜欢的球队。当然,对方球队的支持者也会认为另一方球队犯规次数更多。但实际上,两个球队犯规的次数可能旗鼓相当。这正是“心有所想,目有所见”的表现。

  这方面的例子在古代帝王的认知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封建社会,帝王的权力似乎是无限制的,能对其形成有效制约的就是所谓的“天”,因此在帝王的认知中,“天”是这个世界更高一层的主宰,如果国家发生了一些大的自然灾害或异常现象,就会认为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天”的不满,是“天”做出的惩罚和警示,这时帝王就会做出一些改变,收敛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实际上,古代人对世界的这种感知是错误的,但这种错误感知具有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在经济学研究中,理论研究者会将复杂的现实简化为可处理的模型,抓住经济运行的一些重要特征,同时将很多细枝末节过滤掉,从而使得模型可处理,能够得出确定的结果。很多情况下,这种简化是没问题的,也是必需和必要的;但在有些情况下,简化就会成为一种缺陷,导致经济学模型与现实背道而驰。

  在形成认知和信念,并且进行决策的时候,我们也会应用简化策略。世界太复杂了,生活如同一团乱麻,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有时候,得到的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事实上,如果关注所有的信息,仅仅是收集和评估信息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为了避免陷入“分析瘫痪”的窘境,我们会采取很多简化策略。简化策略可以有效省时省力并帮助快速做出决策,然后继续忙其他的事情。幸运的是,简化策略通常会带来合理有效的决策。尽管它不可能产生最佳的决策,但通常也“足够好了”。然而,在运用简化策略时,不会全面考量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而且有时候会简化掉重要的信息,这就可能让我们陷入麻烦。

  通过简化思维而形成的认知和信念很可能是不可靠的。还是以买车为例,在评估一辆车时基本上不会关注所有的相关信息,因为对很多专业性的内容缺乏充分了解,我们可能会更关注外观、内饰、舒适性等,并因此形成了对于一辆车的判断,但这个简化判断是有问题的。比如,对于内燃机车来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三大件非常重要,这三大件决定了一辆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记忆是过去的经历在头脑中的映像,记忆除了能够反映过去的事件之外,还具有很强的情感功能。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愿意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很多时候这些回忆能够带来感情上的慰藉。一般都认为记忆是无法改变的,已经深深刻在脑海之中,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经历可以改变过去经历的记忆,而我们自己甚至毫无觉察。实际上,记忆是对过去的重构。每次回忆一段往事,就会重构关于那段往事的记忆,而且随着每次连续重构,记忆会离越来越远。大量的研究表明,记忆是可变的。即使是没有发生过的事,也可以为其创造记忆。实际上,人们的记忆不是对过往经历回放的快照,记忆是可以被建构的。当前的信念、期望、环境,甚至是暗示性的问题都能影响过去的记忆。

  书中提到,为了研究记忆的准确性,两位英国心理学家秘密记录了剑桥心理学会会议上的一次讨论。会议结束的两周之后,参与讨论的人被要求写下他们能记住的一切。事实证明,他们省略了90%讨论过的具体要点,当回忆起某个事件时,有近一半的事件基本上不准确。这些人把即兴评论的内容当成了全面讨论的话题,而他们记得听到过的评论却从未真正出现过。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1986年1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后不久,研究者询问了一些学生他们第一次听到的这个消息的内容。两年半后,他们又询问了这些学生同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说他们这时的记忆是准确的——但他们没有一个人的记忆是完全准确的,而且超过1/3的人的记忆是非常不准确的。除此之外,学生们对自己的记忆自信满满,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记忆不准确时,仍然不敢相信自己修正后的记忆是错误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记忆错误呢?从实际来看,记忆会随着时间而被遗忘,另外,记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如会受到暗示性和引导性问题的影响,可以通过混合过去的经历,创造出新鲜的、重构的记忆。即使从大脑的运转来说,如果对过去经历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如数家珍,很快就会遇到信息过载问题而使大脑难以正常运转。尽管记忆存在缺陷,但它仍然能运转良好。然而,必须意识到记忆可能会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会对信念和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人类的认知和信念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认知和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可以较为清晰地说明,有些甚至很难追根溯源。在认知和信念中可能不只是上面所提到的这6个错误,甚至存在10个、20个错误,作者也不可能逐个去研究,但这本书是一个启发,提醒我们检视认知和信念的客观性和理性程度,认识到思维和认知中存在的固有缺陷。那么,认识到认知和信念存在这些缺陷之后,能够改正或者规避吗?我个人理解,对于一般人来说改正很难,更不用说规避了。书中提到的认知错误已经在我们思维中存在很久了,即使读完了这本书,在听到故事时我还是会非常感兴趣,故事对我的影响肯定也会更大;我还是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能够支撑我观点的信息,等等。就像常见的那句话,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正是因为人类在一些情况下是非理性和非客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才显得多姿多彩,即使有些时候非理性行为产生的结果令人痛苦,但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不完美。如果人类是完全理性的、客观的,那么一切都似乎有迹可循了,这样的社会就会有些机械且枯燥无味了。

搜索